第10節
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字相同。所謂“適主”,就是具有權威的專任主帥。為什麼關中聯軍沒有一個權威的專任主帥?原因就在於上面所說的兩條:性質鬆散,夥伴無能。我們常說,一件事情要做成功,必須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馬超合作伙伴的素質,決定了心不能往一處想;而聯軍的性質,又決定了力量不能往一處使。馬超倒是具有主帥的才能和名聲,卻沒有主帥的身份和權威。在角色發生嚴重錯位的情況下,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馬超雖然戰敗,他的用兵才能卻依然應當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作為名將,他在衝鋒陷陣上的驍勇,在潼關追殺曹操的雄風,確實當得起“三國悍馬”的美名。他在運籌帷幄上的智慧,至少也在中等偏上,如果當初韓遂能夠聽從他的建議,預先在黃河西岸嚴密佈防,那麼這場大戰,就會是另外一種結局。不以成敗論英雄,馬超在蜀漢的戰將型名將中,應當怎樣排名呢?我的看法,關羽第一,張飛、趙雲並列第二,馬超可以排在第三名。
筆者曾多次登上華山之巔,向東眺望黃河、潼關,回顧歷史的風雲滄桑。這一處關河形勝之地,發生了多少動人的歷史故事,也是後世詩人、詞人多次吟誦的古蹟。馬超給後世最重要的啟示,提煉為一句話,就是“夥伴的素質決定合作的成敗”。現代社會是合作無處不在的時代,上至國家,下至個人,合作都是經常發生的事。但是通常情況下,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合作帶來的利益有多大,而非合作對方的素質有多高。然而恰恰是對方的素質,才是最終決定能否帶來利益,帶來多大利益的關鍵性因素。甚至就連國與國之間,也一再出現如此詭異的事例,合作之前好比親人,合作之後竟然變成仇人,而且首先反目變臉的,還是受惠最多的一方。可見值得我們深思的前車之鑑,真是太多了。這正是:
合作成功關鍵事,對方素質是如何。
要想知道馬超悲劇性的後半生,請看下節。
二 寂寞將星
上一節講到,三十六歲的馬超在潼關大戰曹操,不幸戰敗,從此離開關中平原上的家鄉,開始了在異鄉不斷漂泊流離的後半生。縱觀馬超十一年的後半生,主題就兩個字,“報仇”。那麼為何他後半生一心想到的就是報仇?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報仇兩部曲,經受了哪些艱難和挫折?最後這位叱吒風雲的名將,又在蜀漢度過了怎樣的寂寞餘生呢?
先說第一個問題——為何馬超後半生一心想到的就是報仇。原因就在於,曹操欠了他一大筆血債。
建安十六年(211)潼關之戰結束,曹操就對馬超在朝廷擔任衛尉職務的父親馬騰,以及馬騰身邊所有的馬氏家族成員,大開殺戒。《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對此事的記載,只有寥寥八個字:“誅衛尉馬騰,夷三族。”但是在這八個字的背後,卻是多少條血淋淋的人命呢?
所謂的“夷三族”,就是誅滅三族,這是古代最為嚴厲也最無人道的株連性刑罰;針對的罪行,主要是大逆不道的“謀反”。“三族”究竟包括罪犯的哪些親屬,各朝各代有所不同。在東漢和三國,準確地說,則是指罪犯的父母、妻室兒女和同胞兄弟姐妹。如果嚴格按照這三類親屬來計算,一個罪犯的三族有多少人呢?父母這一類,一個父親,再加上他的若干妻妾,不會超過十人;妻室兒女這一類,罪犯本人的若干妻妾,每人生若干兒女,不會超過五十人;同胞兄弟姐妹這一類,也就是與罪犯同母親的兄弟姐妹,不會超過二十人。三者的總數,最多也不會超過八十人。但是曹操殺了馬超家多少人?二百多人,超過一倍還多!這就說明,曹操還殺了根本不在馬騰“三族”範圍之內的大量遠房親屬,所以馬超才會對劉備說是“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這清清楚楚見於《三國志》卷三十六《馬超傳》。所謂“門宗”,就是小家庭和大宗族的合稱。曹操不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