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專案實驗報告
未來限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專案實驗報告,我不是英雄,但我沒說打不過你啊,未來限定,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階段一:基礎開發已完成】
【透過近兩年的開發、整合、訓練,我們成功創造出了一個可以對人類的提問做出流暢的基本回答的智慧AI。根據近500人,1w次以上的測試的結果分析報告來看,已經超額達成初期目標。但是,本階段的AI,其智慧依舊停留在問答的環節,僅僅只能針對人類的詢問提出建議和回答。預計下一階段將繼續拓展AI的基礎智慧,目標是達成與機械裝置間的聯動操作,讓AI能不需要指令的情況下,智慧化的做出控制機械裝置的操作。】
【階段二:機械控制模組完成】
【讓AI與機械之間聯動的方案比我們想象的要容易許多,憑藉早期的成果,我們與多家機器人公司建立了合作,並且從政府拉到了一筆可觀的投資,在半年的時間內就已經將此課題功課。並且已經可以將早期版本搭載於實驗型機器人上。我們將其命名為“查爾特”。但是我們依舊未能攻克另一個問題,現在機器人能做出的所有動作均需要有人下達命令才可實現,我們仍未能開發真正意義上具備“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工智慧。但是我們沒有氣餒,我們準備嘗試多次訓練AI,這次除了問答以外,還要訓練它的“反應”能力,嘗試能否透過“反應”來實現AI自主操控機械結構的目標。】
【階段三:聯動開發遇到門檻】
【距離完成機械控制模組已經過去了一年,我們仍未能攻克這個問題。或者說這一年以來,我們已經將“查爾特”的版本迭代了上百次,雖然它在回答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角度上已經越來越成熟,甚至作為實驗型號的機器人已經可以按照預定的命令來執行公司的的任務,但是這還不夠,如果無法達成“自主控制”這一目標的話,那就根本無法在國際上進行競爭,聽說美區那邊也有公司和我們的專案相同,不知道他們是否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專案還在迭代,現在我們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成功了。】
【階段四:新的猜想】
【距離上一階段我們又迭代了上百次,但是問題依舊無法解決。就在大家心灰意冷,準備就這樣參加一年半以後的全球資訊交流峰會時,有一位開發者提出了新的猜想。我們目前的AI是基於“形而下”的分析方式構成,知曉問題,解決問題是它的基礎邏輯思維訓練方式,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從正常的智慧生命體的基礎學習過程來講,我們是先知曉問題,然後針對問題進行解析,實地的思考後,最後得出一個個體認為是對的答案。而這思考的部分,就是讓人類出了本能以外,學會“行為”的方式。但是這套邏輯是一套“形而上”的方式,如果我們想讓人工智慧由“形而上”的方式誕生,我們就必須讓AI在開始訓練迭代之前,獲得“思考”的能力,這很明顯和任何一種已至開發方式是衝突的,沒有知道如何在訓練之前,讓AI獲得“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們很快否決了這個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