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la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完結感言,無盡債務,Andlao,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趕緊湊合著寫一寫,完結休息吧。
湊合一下是件很容易的事,就像鬧鐘響了半天,已經遲到了,倒不如擺爛睡到中午一樣。
但好在,我遏制住了這一糟糕的想法,就像本書講的那樣,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要有職業道德的!
然後本著好好完結的想法,本書的完結日期,一度從年前變成年後,又從和朋友定的3月5號,一直推遲到了現在。
看眼聊天記錄,類似的“你什麼時候完本”的對話,發生了不下十餘次,每次被問,都有種甲方催你死線的感覺,令人忐忑不安。
因為上本書的反饋和經驗,無盡這本書時,我故意留了很多的內容,放在結局上進行釋放,但因個人筆力的問題,以及日更等諸多因素,其實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夠完美,表達不夠。
用我比較喜歡形容的方式的話,就像我前幾年玩ff7re一樣,從晚上9點打到12點,感覺要結束了,就尋思熬夜打完,結果一口氣打到了第二天中午十二點還沒結束,睡了一覺,晚上起來才徹底打完。
結局的資訊密度有些大,顯得頭輕腳重,而且,到了最後,我自己也確實有一種疲憊感。
我個人對於小說的大決戰,感覺是很平淡的,它可以解構成,主角去幹掉反派,無論是殲星艦對轟,還是街頭鬥毆,都是這麼一個結果,無非達成的方式罷了。
所以在關於主角從武力角度和反派作戰的這部分,我就寫的有些吃力了起來。
因故事載體的不同,小說不能寫的過於繁瑣,繁瑣只會令讀者覺得頭疼,幾千字可以隨便總結成誰殺了誰,但動畫、電影這類的就不一樣,就比如之前我看龍珠·布羅利,真是從頭打到尾,也沒倦過。
所以到了本書的最後,就抱著餘燼的想法,我寫一些反套路的,不是誰殺死了誰的結局。
和解。
我很喜歡和解這一詞彙,以及其所帶來的意義,就像再多的執念、紛爭、痛苦,都會最終走上和解一樣,達成一種自我的解脫。
這可能與我自己的複雜心境有關,因此,餘燼的結尾時,我寫主角和自己過去的和解,這本書時,我又想故技重施。
但重到一半時,我又覺得,無盡的主角沒什麼好和解的,前面幾卷已經闡述的差不多了,角色的心情就是內心開闊萬里無雲,純純的開朗小子。
那和解點什麼呢?算了,想到什麼寫什麼吧。
我喜歡和解這個詞彙,有種絕世高手龍場悟道,一聲狂笑,接著羽化飛昇的感覺,但同樣,我也不那麼喜歡和解這個詞彙,感覺就像,你實在沒法解決某個問題,就只好解決自己、說服自己,與它握手言和,有種無奈妥協的感覺。
我寫的角色,有時候,我自己會覺得有些同質化,他們似乎都有著相同的愛好,冷笑話、電影,這也許是我自身的投影。
為了做出一定的區分,餘燼的主角是時常會懷疑自己,那麼無盡的主角就是自信小子,別管打沒打到人,說是大殘就是大殘。
這樣的自信小子沒什麼好和解的,就像博人傳裡,大家的認知被扭曲了,宇智波在懷疑自己前,總是先質疑世界一樣,宇智波他沒毛病。
所以在構思結局時,我決定把結局的視角聚集到小人物的身上,其實也算不上小人物,只是從另一個視角來結束這一切。
主題也從所謂的和解,變成一個更為浪漫的救贖感,一個不太像網文結局的結局,畢竟別人都是敗帝王鬥蒼天吧。
但正好這樣寫結尾的很少,那就換我來嘍。
這樣的結局起因,源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很久很久之前,曾寫過的,但又沒能連載的那本都市異能小說。
我後來的許多書,很多要素都是從那本書裡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