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成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布依族婚俗(2),房車環遊記,畫虎成貓,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親。
媒人不能空手去,通常也只要帶一包糖。女方父母呢,不管同意不同意,第一次都不會答應下來的。
一般會這樣回覆:“你老人家是好心,這事要慢慢來。辛苦你老人家多來幾次。”
女方父母徵求女兒意見,同意後就派人走訪男方家中的情況。
等媒人第二次上門,仍然是得不到明確的答覆的。如果女方有意,會再說“多來”之類的話;如果不同意,就會說“我家姑娘還小,過幾年再看”之類的話來打發,媒人一聽就明白,不會再上門。
布依族問親,之所以要“三回五轉”,是因為布依族有古老的習俗“一鋤挖不成窩,一刀削不成筷”,所以“問親要多來”。
通常情況下,媒人第三次上門,女方家基本是同意了的,但仍然回覆“要慢慢來”。
聰明的媒人聽到這話,就會說:“無論如何,我要把這橋搭通,非要辦成這樁婚事不可,我要叫他們家準備,找個日子就來‘吃雞’。”
如果女方同意,就會客氣地說:“只要不嫌我家窮,看得起我的女兒,就來吧。”
媒人就隨口應答:“他家哪天來,你家一定要做飯等。”
這事就算成了一大半。
接下來,就是“認親”的環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div>
男方家會尋找一個恰當的機會到女方家認親。去的人員是有講究的,必須是中年婦女,七、八人帶著禮品過去。
禮品很簡單,一般就是糖、酒之類,但數量多少,視女方家族戶數而定,要求每一戶一包糖、一瓶酒。
女方家則殺雞盛情招待,族中親屬也派代表來陪客人。同桌吃飯,雙方認識之後,彼此呼稱親家,晚上唱“親家歌”。
透過了“認親”環節,男女雙方家族便正式結成了親家。日後若有紅白喜事,就彼此來往,互相幫忙。
接下來的環節是“更該”,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媒人說的“吃雞”,也叫“吃小酒”,相當於漢族的訂婚。
這次男方家一同去女方家的人,必須是偶數,一般是八至十二人。帶去的信物,相當於漢族的聘禮,要有禮錢封、禮品、一對蠟燭和一串炮竹。
禮錢封數額都不大,數額多的也就幾十元,小有隻幾角錢,但種類繁多。
十元以上稱為大禮,十元以下稱作小禮。大禮的種類有養育禮、母抱禮、舅家禮等,小禮的種類有斟酒禮、廚師禮、升炮禮等。
禮品與認親時基本相同,糖和酒之類。但另外必須增加一方豬肉和一對餈粑。豬肉要“六”的重量,意為“福祿”;一對餈粑是作為供奉女方祖宗祭品。
男方家的人到女方家以後,第一步就要將帶去的蠟燭點燃,插在女方祖宗的香火上,再擺上禮品。
待供祀儀式完畢,就燃放帶過去的爆竹,女方著手開席,席上必須要有雞。
席間,女方父母會當眾拆開“禮錢封”,一一查驗。若少一項,就要男方家當場補上。
不過,場面從頭到尾都是有說有笑,氣氛熱烈又融洽。
布依族“更該”的當日,還有一項重要議題,那就是女方家給女兒置辦嫁妝的費用,布依族語稱之為“卡交”,翻譯成漢語是“財禮”。
這筆錢是要男方家出的,因為這些陪嫁都是要帶到男方家去的。
這“卡交”的金額要在席間議定、明確,女方家絕對不會獅子大開口,只是按照實際置辦的陪嫁來計算。
一般也就是一些箱櫃,加上蚊帳被子什麼的,女方姑娘自己的女工就不算,因此這筆花費並不大,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也就在2000元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