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至於代北、河東之外的所謂其他外來人員,從上述統計的情況看,他們有十一人,約佔總人數的18.3%。
外來人員中,地位最高的是進入李克用養子之列的李存賢、李存審和李建及三人。李存賢,許州人,本名王賢,參加黃巢起義軍,“武皇破陳、許,存賢來歸。景福中,典義兒軍,為副兵馬使,因賜姓名”;李建及,許州人,本名王質,“少事李罕之為紀綱,光啟中,罕之謁武皇於晉陽,因選部下驍勇者百人以獻,建及在籍中。後以功署牙職,典義兒軍,及賜姓名”;李存審(注:是存審,不是元審),陳州宛丘人,初名存,“事李罕之,從罕之歸晉,晉王以為義兒軍使,賜姓李氏,名存審”。史稱李克用“起於雲、朔之間,所得驍勇之士,多養以為子,而與英豪戰爭,卒就霸業,諸養子之功為多,故尤寵愛之,衣服禮秩如嫡”。可見,李存賢等三人已經成為代北集團中的核心人物。事實上,在李克用父子的霸業中,此三人特別是李存審,為李氏父子立下了汗馬功勞。
外來人員中,除李罕之集中獻上的“百人”以及李克用末年盧龍將李承約、王思同一起率眾歸附外,其餘都是單個進入河東的。由於他們是外地人,與河東人本來就不存在親黨膠固的關係,而他們之間也很難形成一個集團勢力,因此李克用對他們的信任程度也比河東人更大一些,李存審等三名義兒自不待言,如袁建豐、劉訓等,也都頗得李克用的信任與重用。
在外來人員中,除那些行伍出身的武人外,還有一些以文墨見用的文職人員。如自稱李林甫之後的洛陽人李襲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李克用許多重要的文書奏章多出自他的手下。天覆二年李克用被朱全忠圍擊於晉陽城下之後,向幕府諮詢“聚眾”、“克敵”、“捍禦”之策,李襲吉即獻上了“崇德愛人,去奢省役,設險固境,訓兵務農”的四點主張,並且提出“至於率閭閻,定間架,增麴櫱,檢田疇,開國建邦,恐未為切”的忠告。因此,這一類人也應該是李克用統治集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簡而言之,李克用從唐中和三年(883)進駐河東,到後梁開平二年(908)去世,在河東經營了二十五年。在此期間,他建立起一個以牙軍為核心的軍人統治集團。從民族上看,它是以沙陀三部落為核心,融合了奚、突厥、回鶻、吐谷渾、達靼以及漢等多種民族成分在內;從地域上看,它以代北人為核心和骨幹,吸收了河東人及其他外來人員參加。這個集團經歷了勝利與失敗的多次考驗,特別是頂住了唐王朝和朱全忠的數次大規模的進攻,凝聚在李克用的周圍。這個集團是李克用爭奪霸業依靠的主要力量,也是李存勖建立後唐王朝所利用的基本力量。後晉和後漢王朝,亦是以這一集團為核心和支柱建立起來的,甚至後周和北宋王朝,也都與這一集團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直到北宋“重文抑武”政策推行後,這一以騎射武藝為主要特長的軍人政治集團,才因失去生存環境而最後消亡。
但是,這樣一個集團,由於李克用任人的偏頗,必然有其排他性,譬如說對於潞州這種才拿下不久的地盤,其將校必然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得到升遷的。一個大軍閥,也許最大的希望是兵雄天下,甚或一統九州,但是作為普通將校,所求者無非升官發財。而且由於升官多半伴隨著發財,因而更加顯得重要。那麼現在不能升官,還要如何讓他們跟李克用同心同德?
王秦默然片刻,苦笑道:“正陽兄見解精闢,小弟歎服。只是眼下情勢既然已經如此糟糕,正陽兄怎的還能這般從容不迫,莫非早已成竹在胸?”
李曜搖搖頭:“哪有什麼成竹在胸,只是我所能為者,早已為之,我所領二百餘人,皆已刀弓在手,夜不解衣,又有遊哨在外,一俟有甚風吹草動,便是全營戒備……然則我所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