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民餓肚子,資本主義就純屬空想。

至於在原先歷史上的中國農業,從生產技術來說,大約宋代達於高峰。江南(近代中國最富庶地區)水田的開發,引起綠色革命。耕犁製造的多用途化,可鍛鑄鐵之應用於農具,早熟稻的引進以及農藝學的進步,使傳統農業達於成熟。

明清兩代,中國人口和糧食產量都增加約五倍。農產品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投入更多的勞動力和擴大耕地面積所致,屬於量的變化。農具和耕作技術,基本上還是宋代水平。不過,先進地區耕作方法向落後地區傳播,稻麥間作和雙季稻的種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產品種的引進和經濟作物的顯著發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這些也都有助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總之,這期間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適應人口增加而來的量的擴大,甚少質的變化。因而還不足以突破耕織結合的、小農經營的傳統經濟結構,也不足以使農業經營利潤從封建地租中解放出來。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以單個家庭與小塊土地為基礎的小農經濟,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無論人力資源還是土地面積都不具備擴大再生產的條件。因此,它無法保證富餘產品的穩定產出,更無力供養具有充分消費能力的民間市場。

中國自古是單一制君主集權國家,龐大的帝國組織靠直接向全國小農階層抽稅來維持。在那個時代尚無現代經濟理論,國家計稅毫無科學依據,只能簡單向全國平均攤派,不具備宏觀調控功能,對社會經濟並無積極作用。財政稅收又多被用於奢侈揮霍或豢養軍隊,鉅額財富無法回到正常的經濟流通領域,民間經濟即不能從中獲利,私人財富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資本自然無從積累。這便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遲緩的根本原因。

而李曜和他推行的改革的出現,則成為改變這一切的契機。農具革新,他做了,而且在繼續做;朝廷經濟制度改革,他已經開始做了;生產關係的變化,他正打算推進……

(無風注:前段時間我看見有讀者留言說李曜沒怎麼改變這個社會,理由是歷史變化不大,我震驚了。就算是純劇情黨,完全不看我寫的各種分析,可書裡那麼多制度上的變化,難道都被無視了麼?)

至於為何一定要如此全力推進位制度改革進入資本主義?原因很簡單,資本主義的逐利性會使得整個民族具備更強的開拓精神,當攤丁入畝一段時候,人口爆炸,國內工商業發展已經無法滿足大資本家的胃口,那麼……海外殖民地必然是一個最佳選擇。

而且,李曜早已想好,將來還要將開疆拓土的獎勵跟升官、發財同時綁在一塊兒,甚至還可以綁上……皇權。當然,那都是後事了。

總而言之,李曜的各項改革,如同他的軍事作戰一樣,總是環環相扣,嚴絲合縫的。只要是走了第一步,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也就會——也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215章 北都風雲(四)

長安,崇義坊。

原先的隴西郡王府除了牌匾已經換成“秦王府”之外,一切都與此前無異。今日雖然雪大,王府門前依舊車水馬龍,朝廷高官、軍中名將這一日彷彿進班似的,一批一批來,一批一批走,前後彷彿相約,明明前腳後腳,卻總不會遇見。

如今停在秦王府門前的馬車共有九架,一字排開,車把式都未曾下車,彷彿主人隨時可能出來。

王府前殿偏廳之中,大唐朝廷的實際掌控者、這座王府的主人、新晉秦王殿下李曜正在與五文四武九位重臣議事。

“今個請諸位前來,所為何事,想必諸位此時大概已經知曉。不錯,晉王大壽,已經發函邀請孤王前去。”李曜掃視了面前九人一眼,淡淡地道:“我大唐以孝立國,晉王是孤義父,因此孤雖俗務繁多,此事卻也推辭不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仙歸來當奶爸

菸灰公子

穿成假千金她媽

多多鹿

陛下總想碰瓷我

見荷

訓衛手冊

梧桐難栽

諸天之從新做人

惠鵬鵬

當反派遇上反派[快穿]

清酒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