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想起來了,南北朝對峙之結束,似乎差不多是循著同樣的順序。儘管北朝經歷了從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的嬗代,但北方進取南方的戰略是連貫的。西魏宇文泰乘梁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興元之地;後又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樣,在隋滅陳之戰中,才有了楊素率益州水師東下圖陳上游的局面。”

李曜微微點頭,他知道這的確是一條頗為有效的大戰略,當初蒙古蒙哥汗時期,蒙古攻宋,也將用兵重點放在上游,試圖由興元入蜀,然後出三峽順江而下。不過這個戰略因為蒙哥的意外死亡而中斷了。

郭崇韜頗有爭勝之心,李曜插嘴他說不上什麼,但李巨川插言一句,甚至得到右相點頭認可,他就覺得自己不能再任風頭被旁人壓下了,當下搶著道:“興元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之所以如此深遠,主要還是在於它在南北地理大勢中的地位。在南北對峙的形勢下,南方真正的上游應該說,便在興元地區。”

這話果然有用,李曜的目光立刻朝他投來。

郭崇韜找回解說權,自覺又成了主角,振奮精神,道:“史上南北對峙之時,南方政治重心常在東南。巴蜀地區據長江上游,荊襄地區據其次。東南政權常藉巴蜀以屏護上游,但由於巴蜀與東南相距遙遠,加上三峽地區地形之險,巴蜀地區常脫離東南,這時荊襄地區的上游之勢便顯得格外重要。東南無巴蜀猶可立國,無荊襄則斷不可立國。巴蜀和荊襄在江南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這一說,李曜能夠理解,要不然的話,楊行密拿下鄂州之後,就不該息兵,而應該直接朔江而上,去跟王建死磕了。

郭崇韜不知李曜想法,還在繼續解說:“巴蜀和荊襄在江南都居上游之勢,而興元則對巴蜀和荊襄同時擁有上游之勢。興元對巴蜀的上游之勢緣於地勢,興元對荊襄的上游之勢則緣於漢水。漢水連貫興元與荊襄,興元居其上游。蘇秦族弟蘇代在策劃合縱時,曾談到秦自興元下漢水擊楚郢鄢之地的便利:‘興元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東南王朝無論是恃巴蜀還是恃荊襄作為上游屏障,都須藉興元以作進一步的鞏固。所以說南方真正的上游是在興元地區。”

這一說法李曜還真第一次聽,他下意識看了其餘眾人一眼,卻見除了總參的一批軍官之外,別說兵部諸人,便是李襲吉甚至李巨川都陷入思索當中,他頓時心中歡喜:總參果然是有用的啊……

郭崇韜也見了,下意識面露微笑。

因為郭崇韜老說南北對峙,李曜這時卻忽然聯想起南宋來。他發現真正在南北對峙的形勢下,從全域性的角度認識到興元的地位並加以經營的,當數南宋張浚。南宋初,一個迫切的問題是宋高宗趙構“巡幸”之所的選擇。當時,金兵攻勢正盛。金兵南下,常起三路:東越山東而趨江淮,西越山西而攻關中,中路越中原而趨荊襄。興元、隴西尚處二線,巴蜀則是大後方。南宋君臣們所要做的是既能暫避金兵之鋒銳,又能保持一種不失時機地進行反攻的態勢。大臣們建議巡幸建康、武昌、巴蜀、關中的都有。張浚建議巡幸興元。他上疏宋高宗說:“興元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南宋在關中之軍),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謹積粟理財,以待巡幸。”

張浚對興元的經營規劃充分利用了興元與周圍地區的關係。興元的地理位置,既背靠巴蜀大後方,又能左右伸縮,聯絡隴西、荊襄,流通戰爭資源,呼應關中、中原等前線地區的戰事。這樣,興元在南方的上游地區實居樞紐性的地位。張浚之議雖未被採納,不過,由於張浚對興元的經營,南宋以川陝、荊襄、江淮呼應作戰的一字長蛇之勢卻得以形成。

郭崇韜心中得意,繼續道:“興元地區南北利害關係如此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位大佬爭做我替身

處蛇

農女不強天不容

仟仟夢夢

為求長生,她卷翻了整個修仙界

快樂粉精靈

冥帝絕寵:逆天神醫毒妃

米曉唐

沈隊的心尖寵

花臂茶茶

晚風拂今夏

蹦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