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原因。韓愈的說法,反映了人們對糧食生產與消費比例失衡問題的普遍憂慮。
開元、天寶時,當時天下賦稅收入尚能滿足長安所需的580萬石糧食。天寶中,度支歲計粟二千五百餘萬石,其中一千萬石入兩京庫、京倉,充尚食、京官糧料,五百萬留當為外官祿米,一千萬石供諸道節度使軍糧及貯當州倉。德宗時“每歲天下共斂……稅米麥共千六百餘萬石,其二百餘萬石供京師,千四百萬石給充外費。”二百餘萬石供京師,比開元天寶時減少一千萬石。需求依舊,而賦稅收入減少,六宮尚不能及時供應,京官祿米俸料不能全給。自至德後(756年)不給京官祿米。“自大曆(766年)以來,關中匱竭,時物騰貴,內官不給。乃減外官職田三分之一,以給京官俸。毎歲通計,文武正員、員外官及內侍省、閒廐、五坊、南北衙、宿衛並教坊內人家糧等,凡給米七十萬石。”德宗興元元年(784)十二月詔,“京百官及畿內官料俸,準元數支給。自幸奉天后,運路阻絕,百官俸料,或至闕絕,至是全給。”昭宗乾寧初,有官員建議“取中外九品以上官兩月俸,助軍興。”遭到宰相的反對而作罷。
長安太倉所需的580萬石糧食中,關中能生產多少糧食?關中能交納多少糧食?史書關於鄭國渠的灌溉效益的記載,是有問題。唐大曆初,鄭白渠灌溉6200餘頃,以畝產4石計,則僅收248萬餘石;旱田3000餘頃,以畝產1—2石計,約收30—60餘萬石。水旱田合計約收穫300餘萬石。唐前期課戶課口交納租米,建中以後按丁產戶等交納兩稅。關中農戶能交入京倉的稅糧,大約最多二百萬石。開元二十二年後裴耀卿為轉運使,三年運700萬石。二十五年,年成豐收,朝廷在關中收購數百萬石餘糧,下詔停止當年關東漕糧運輸。天寶中每年漕運二百五十萬石,而德宗時“令江淮歲運米二百萬石”。”要之,關中每年大約能提供二百多萬石,需要漕運關東二三百萬或四百萬石,才能滿足漢唐京師長安的糧食需要。而這個數量正是漢武帝以後、唐德宗貞元以後,一般年份的漕運額。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鄭白渠並沒有“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以上分析了漢唐京師長安糧食供應並不完全依賴關中,而東南漕運亦佔半數以上的各種社會因素。這個問題,與自然因素有無關係?朱士光先生根據陝西省氣象局與氣象臺的統計,認為,自公元前2世紀至20世紀前半葉,關中水旱有增多趨勢,並且與氣候變化相關。春秋、戰國、秦與西漢前期(公元前770—前122年),關中氣候溫暖、溼潤,年平均氣溫高於現代1-2c,平均降水量多於現在。西漢後期至北朝(前121—581年),關中氣候寒冷乾旱。隋和唐前中期(581—805年)7、8世紀,關中氣候溫暖溼潤,年平均溫度高於現代1c左右,年降水量高於現代。唐代後期即德宗貞元年間(785—805年)至北宋(即貞元年間之後的9世紀—11世紀),氣候涼幹。
可以看出,長安的糧食供應與關中氣候變化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性,即西漢前期和唐前中期,關中比較溫暖溼潤。這些時期,長安的糧食供應,主要依賴關中。漢武帝以後,及唐德宗貞元以後,關中氣候以冷幹為特徵。長安的糧食供應,則主要來自東南漕運。這個變化,除了前述的各種社會因素外,溫度和降水的變化,是造成關中糧食生產能力不足、依賴東南漕運的自然條件因素。溫度的降低,降水的減少,主要透過影響作物的生長期和土地的生產能力,來影響人類社會。而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各佔多少比例,則比較難於確定。
綜上,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班固引用民歌“衣食京師億萬之口”作為信而有徵的史料,來證明鄭白渠是京師衣食之源,並不十分確切。漢唐長安糧食供應,關中大約只能提供二百萬石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