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34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人走後,她開始整理手裡頭的單子,最大的訂單是省城運輸公司的。運輸公司是大單位,關鍵是人家效益好,有錢,也捨得花,這次一口氣訂了800只醬板鴨,3200只皮蛋,其次就是縣機械廠的340份,水泥廠的一百多份,食品廠的兩百多份,還有印刷廠和陶瓷廠、造紙廠的一百多。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總共竟然預定出去了1600多隻醬板鴨,五千多個皮蛋。他們總共只宰殺了兩千只鴨子,也就是說目前只剩下不到四百隻醬板鴨了,這點量完全不愁賣,但凡葉梅和施立平能拉到個單子,就夠了。
說起這兩人,餘思雅也是愁。他們都回省城半個月了,一點訊息都沒有,要不是知道這個時代沒有介紹信寸步難行,她都要以為他們拿著錢跑路了。
當然,跑路是不可能跑路的,最遲過完年他們肯定會回來。但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他們回不回跟她有什麼關係?
這兩個人看著沉穩,但做事卻沒想象中的靠譜。不管他們拿沒拿到訂單,去了這麼久,都應該寫個信、發個電報或者打個電話回來說一聲啊。
餘思雅琢磨了一下,不能這麼幹等,既然山不來就我,只能我去就山了。他們不發訊息回來,那隻能她想辦法聯絡這兩個人了。
餘思雅去了知青辦,找到了兩人的資訊,可惜因為這個時代電話還沒走進普通百姓家,上面的聯絡方式只有兩人的家庭住址和父母的工作單位。
寫信太慢了,從公社到省城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普通的信件能走好幾天,這一來一回得十來天去了。電報雖然快一些,但受字數限制,餘思雅覺得講不大清楚,想來想去還是得打電話。
餘思雅記錄下了兩個知青父母的單位,打電話去郵電局查兩家單位對外的電話。這個時候郵電局主管著電報電話郵政儲蓄匯款等業務,要二十幾年後才會分家,變成電信和郵政。
耗費了不少時間,餘思雅總算聯絡了上了雙方的父母。她先打到了葉梅父親的單位,葉父聽到餘思雅是女兒下鄉公社的幹部,態度很好,問什麼就答什麼。
“你說葉梅?她回去了啊,對,今天一大早就出發了,我跟她媽讓她在家裡過完了年再回去,她不肯,說有重要的事要回去,得馬上趕回去,今年不能陪我們過年了。這孩子也真是的,去年都沒回來了,今年回來幾天就走了……”
葉父絮絮叨叨,餘思雅耐心地聽完,笑道:“葉叔叔,你說的這個我知道,葉梅現在是咱們清河鴨養殖場的臨時銷售人員,幹得好了就能進廠子成正式工。她回來應該就是在跑這個,你知道她拿了多少訂單嗎?對了,清河鴨養殖場就是我們公社婦聯辦起來的,我恰好分去管這塊。”
聞絃音知雅意,葉父聽懂了,這就是女兒的直系領導啊,甚至是女兒能不能轉正的關鍵人物。他態度馬上轉變,多了幾分客氣和討好:“餘副主任年紀輕輕就管理著這麼大一家養殖場,真是太能幹了。葉梅回來拿了幾個訂單,不過都不大,加起來應該有差不多一千左右吧,具體的數量得問她。這孩子有什麼也不跟我們說,總說她自己的事她自己知道怎麼辦。”
葉父嘴上抱怨,實際上挺為女兒的自立自豪的。
但這會兒餘思雅沒心情聽他說這個。她腦子裡只有一個數字“差不多一千”,一千看起來不多,關鍵是他們的庫存頂多只有三百多了啊。
這還只是葉梅拉到的訂單,還沒算施立平的呢。她可真是低估了這兩個知青,原以為第一回 他們能拉幾百個回來就不錯了,誰知道葉梅就拉了上千。
“葉叔叔,葉梅有跟你提過與她一道回來的知青施立平嗎?”輾轉廠子找人實在太麻煩了,餘思雅乾脆順口問了一下葉父。
沒想到葉父還真知道:“葉梅跟他約好了,兩個人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