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可能形成的反高同盟,高務實並非沒有預計,不過他不是很擔心這一點。
心學派對九邊的滲透太遲了,遠不如實學派十幾二十年的深耕細作,大明九邊中原本兵力最集中的宣、大、山西三鎮將門,早就投入高黨(泛)門下,而薊鎮的戚繼光也是高黨的鐵桿支持者,僅這四鎮就佔去了九邊兵力的一半還多,更何況陝西那邊從馬自強時代便是晉黨的盟友,自然現在也是實學一派在主導。
簡單的說,心學派想在九邊中摻沙子,目前只有李成梁這裡可以打打主意。
但這意義不大,因為朱翊鈞現在對於要不要繼續用李成梁,還處於模稜兩可的心態之中,他實際上是在等高務實的判斷,這也是他同意高務實去遼東外任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高務實自然不必擔心李成梁跑去尋求心學一派的支援,因為大明的皇帝要動一名文官大佬雖然不太容易,得有機會才行,但要動一名武將卻很容易,尤其是當這名武將頭上還頂著爵位的情況下——回朝為五軍都督府某都督就完事了。
地位給你拉滿,實權請你上交。
對於這樣的處理,李成梁是什麼辦法都是沒有的,除非造反,但那之前就說過,完全不可能,他沒有那個條件。
所以高務實鎖拿了李如桂之後,直接派人安排船隻,把他送去山東了——遼東的巡按御史目前還是山東巡按御史兼任的。
而他自己,則開始推進起他心目中規劃已久的“建設遼南”計劃。
“建設遼南”計劃是一個涵蓋面比較全面的計劃,農工商兵四大項,一個都不缺。
“農”分為兩塊,一塊是種植業,一塊是漁業。
遼東半島有很大一部分土地為棕壤,這是一種發育在花崗岩、片麻岩、千枚巖之上,質地偏砂,土體疏鬆的土壤,並不太適合耕種。而除了棕壤外,還有濱海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暗棕壤等。其中濱海鹽土,顧名思義是由鹽漬淤泥發育而成。
總體來說,適合種植水稻的區域面積不大,不過據高務實派人調查的結果來看,實際上這些本來不適合種植水稻的土壤上,依然在種,只是產量確實不太行。
高務實記得以前戶部對此也接到過遼東苑馬寺卿好多次奏告,說遼南的糧食產量有問題,現在看來的確不是瞎說,這裡糧食的單位產量上不去真的是有客觀原因的。
但高務實依然有提高遼南糧食產量的辦法——他並沒有通天的本事,竟然能改變土壤性質,他只是另有兩大撒手鐧罷了。
那就是閩海大決戰之後,高琦從位於臺灣的海盜老巢繳獲的番薯和玉米種子。
遼南多山,山上的土壤也談不上多適合農業,但這種地貌和墨西哥的許多地區頗為類似,墨西哥既然是玉米王國,顯然遼南也可以大種玉米。
而且相對於番薯更適合於南方而言,高務實打算在遼南——或者說遼東,乃至將來整個東北地區都主打玉米。
玉米是後世全球最大的單一農作物(你沒看錯,玉米佔全球糧食總產量的35%),全球產量大概是10億噸出頭,而當時中國的玉米產量大概是2.6億噸。
這說明玉米的產量可以做到很高,但高務實打算在北方主打玉米產業,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飼料。
玉米的特點是,它不光有玉米粒可供人食用,它全身上下很多部位都可以作為優質飼料使用,後世中國玉米產量的60%-70%都被用於飼料加工,就可以證明它在這方面的優秀,甚至卓越。
這就厲害了,因為這是大明騎兵的另一半希望所在——之前那一半是土默特。
至於在更遠的將來,是不是還能用於養殖業……這是以後的事了,暫時高務實還不覺得自己能一口吃成大胖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