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壽宴上的爭論(中),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能力進行規劃的時候,規劃總比不規劃要好。例如唐代長安城規劃出了東西二市,商品經濟發展很快,這才出現了用“東西”指代物品的新詞彙。
只不過在古代社會,能夠規劃一下首都就已經難能可貴了,要規劃更多的城市之細節可能的確力不能及。
高務實始終認為,力不能及就該儘量想辦法加強這種“力”,而不應該坐等著這種“力”自然形成——或許有一天會形成,但未免太慢。
黃老思想的優勢的一面是允許民間自由發展,劣勢的一面則是放任民間無序發展。
高務實作為穿越者當然很清楚,自由發展有利於提升社會活力,但他同樣知道無序發展必將帶來的隱患。後世西方很多國家所施行的制度就是自由發展,但因為沒有足夠的引導和限制,就經常要承擔無序發展帶來的惡果——例如經濟危機。
所以在高務實看來,小政府也好,大政府也罷,關鍵問題在於如何讓社會發展在保持活力的同時,又不會如洪水氾濫一般無法收拾。
大明朝廷如今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在於文官集團實際上對皇權極端不信任,而朝廷這個統治機構本身也被他們看做是皇權的衍申,故而哪怕他們自身就在這個機構之內供職,依舊會因為這個機構的擴編而懷疑其正當性。
這種情況看起來似乎動搖了“屁股決定腦袋”這一真理,但其實不然,並沒有任何破壞,因為絕大多數官僚的第一屬性並不是朝廷臣子,而是地主、富商或他們的代言人。
你朝廷管的事越多,我家族在鄉梓的地位豈不是就越發下降了?我這個官又不能世襲,很顯然家族延續、家族利益才是我最重視的東西,你皇帝怎麼能和我搶這個!
在這種深層思想的影響下,高務實的收權、擴權之舉當然會迎來反對之聲,這一點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當然,高務實本身並不是想要繼續擴大皇權——哪怕現階段看來是這樣,但歸根結底他的目標可不是這個。只不過……現在和別人說這個毫無意義,一切還要看他將來的手段。
沒有人會把“限制皇權”掛在嘴上,所有文官在論及相關事務時都會拿百姓當做幌子,正如此時徐學謨的質疑:“天下黎庶供養百官,若這官員無休止地增設,難道不是在漁獵百姓?”
面對這個疑問,高務實拿出他一貫的觀點來反駁,道:“此前亦有許多人反對開海,如今開海近二十載,朝廷每年可從海外獲利二百萬兩庫平銀不止,試問開海可曾殘虐百姓?”
他見徐學謨張口欲辯,先擺手制止,繼續道:“本部堂曾一再論述,天下之財富絕非一成不變的,實如種地一般,多種則多收。故我朝廷所當為者,是想方設法讓百姓‘多種、優種’,籍此提高總的產量,而非因循守舊,死抱著原有的那點家當算來算去。
假使我家去年產糧萬斤,今年僱工百人新修了水利,合理灌溉之後下田變中田,中田變上田,於是收了兩萬斤之多,試問大宗伯——我這僱工所費,能算是敗家之舉麼?”
徐學謨皺眉道:“大司徒此言看似合理,但凡事未必有這般順利。例如那水利修與不修未必能影響如此大的產量,而‘僱工百人’之所費也恐怕需要許多年才能回本,更別說水利一事並非一勞永逸,極可能還要長期維護才能確保使用,如此則成本更高。
況且,大司徒以此做比者,乃是此次為驛站改革所新設之官員,而驛站所賺之錢財並非出自海外,乃是出自我大明本國,即出自天下百姓之錢囊也。因此,無論大司徒如何粉飾,總改不了朝廷從百姓口袋裡掏錢這一事實,對麼?”
高務實淡淡一笑,道:“大宗伯禮法或稱熟稔,但看來並不太關心理財。本部堂此前那道《取用疏》,不知大宗伯是否看過?那道疏文全稱叫做《稅者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疏》,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