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7章 戰後波瀾(廿四)南寧候!,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馬向前走出人群,而他身側的戚繼光比他還麻利,下馬還要更快,然後等高務實上前時緊緊跟上,立南而望北。

待禮官唱喏之後,高務實與戚繼光便立即跪下——不止他二人,事實上是場中所有人都已經跪下,全都是面北而跪,包括皇帝在內,也包括蒙古人在內。

彎腰磕頭狀的高務實悄悄瞥了一眼司儀臺,發現已經禮官面色肅然地捧出金盤,上置各類寶冊,一排九人莊嚴肅穆地站好等待下一步行動。此時高務實終於可以肯定了,今日所用的禮儀就是祭太廟!

祭太廟的第二步不是奠玉帛,而是“奉冊寶”,現在寶冊已經端了出來,可見不會錯了。如果真要再穩妥一點,那就看下一曲奏的是什麼樂。

此時高務實也跟著禮官的唱喏隨之念禱祝詞,這個祝詞很長,一句一句要念很久,此處便不細說。等到祝詞逐句逐句唸完,儀式正式進入下一步,奉寶冊之禮官直接將寶冊往北進獻——但問題在於此處不是太廟,高務實也很好奇他們要怎麼做。

結果倒真是有些新意,眾禮官朝著太廟方向早已搭建的一排香案遙遙獻上寶冊。高務實雖然離得遠,但估計香案上都有大明曆代皇帝的靈位。這……或許算是朱翊鈞把祖宗們請出來閱兵了吧,這沒準還真是建國以來的頭一遭。

而此時的樂曲也已經換了,所奏為《熙和之曲》,完美符合祭祀太廟的用樂。

後續的程式依舊異常複雜,同樣無須詳述,總之接下來的六奏如下:進俎,《凝和之曲》;初獻,《壽和之曲》、《武功之舞》;亞獻,《豫和之曲》、《文德之舞》;終獻,《熙和之曲》、《文德之舞》;徹豆,《雍和之曲》;送神,《安和之曲》。

這一長串流程走完,所有人都已經跪到麻木了,像是許國之類年近七旬的老臣更是跪得顫顫巍巍、東搖西擺,但卻無一人敢中途罷禮,甚至不敢讓人攙扶——也沒人敢去扶。

朱翊鈞本人看起來也不好受,他歷來有“足疾”,很多祭祀都是派勳貴、閣臣代祭,這一次毫不奇怪地跪得滿頭大汗。他能享受到的唯一優待,大概就是禮畢之後有司禮監的太監們飛快爬起來攙扶他起身。

方才的祝禱詞中有一段是由禮官代皇帝念聖旨,聖旨寫的則是本次祭祀的原因和理由。這裡也有異於往常之處,那就是祭太廟作為兒孫晚輩皇帝祭祀祖宗皇帝的大典,聖旨中通常是以晚輩身份向祖宗報告自己的成績,其中即便提到臣子,也只是不點名的一筆帶過。

然而這次不同,高務實發現自己的名字直接光明正大的出現了三次,分別說了三點:學識、文治、武功。

學識沒得說,著重指出他是大明朝二百二十四年以來唯一一位六首狀元;文治則重點說了他“繼文正公遺志”治理財政弊端,使得朝廷歲入於去年首達開國之最;武功方面則更是今日大典的重中之重,詳細歷數了他出仕以來的歷次大功。

這裡不僅有漠南之戰、遼南之戰、平定西北、北伐殘元這四場大戰之功,甚至把平緬一戰也給他算上了“運籌帷幄,糧山粟海雖遠必至;決勝萬里,金珠玉器不減反增”這樣的排程之功……呃,後半句大概不止是排程,而是掠奪別國了。當然,名義上那是他向失敗的侵略者索要到的賠款,這個嘛……在名義上倒也沒問題。

學識、文治、武功無一不出眾,無一不超絕。由此說來,高務實簡直青史難尋,足可見皇帝對他評價之高。

因此,這裡萬曆天子朱翊鈞也小小的“膨脹”了一把,引用了《群書治要·魏志下》中的一句話:“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來概括這些成就。

好在,這話如果是他自己自誇當然過於狂悖,但他這裡用得很巧妙,因為他在這前面加了一句:“昔日先帝曾諄諄教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