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5,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認知中,世上沒有哪家流派著書是這種風格。
而且……這用來著書的東西又是什麼?
遊溯一開始以為是帛書裝訂成冊,但當這小東西入手之後,手感與帛書全然不同。摩擦了這小東西好半晌,他才不確定地問:“這是麻紙?”
幾百年前,大晉一統天下之後,就逐漸意識到了竹簡的沉重不便、帛書的奢侈昂貴,因此大晉出現了一種造價更為便宜的書寫載體。因為這種載體是由麻製成的,故而被稱為“麻紙”。
但麻紙並未在大晉普及,因為麻紙雖然比帛書廉價,但造價依然比竹簡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普通人家根本消費不起。再加上麻紙粗糙,書寫出的效果也沒有竹簡好,甚至可以說,麻紙除了質地較輕之外,比之竹簡毫無優勢。
窮苦的讀書人用不起又覺得價效比低,富貴人家又用的起更加昂貴但是適合書寫的帛書,因此麻紙一直都被仍在邊緣角落,根本無人問津。
但眼前的麻紙卻細膩很多,薄而不透,紋理純淨,粗粗看上去,竟像是光滑柔軟的絲綢。其上所書的隸書字跡雋秀清晰,半點未曾暈墨,顯而易見這是一種多適合書寫的載體。
陳糾道:“對也不對,此物確實是紙,但不是麻紙,而是用樹皮、麥稈等物製成,造價低廉,但耐用度卻不亞於帛書。”
此刻,遊溯已經連這本書裡的內容都來不及看了,他抬頭問陳糾:“敢問壯士,此物是何人發明?”
陳糾:“是草民的先生。”
遊溯立刻便道:“孤欲拜這位先生為雍國國丞,壯士可否引薦?”
大晉實行郡國並行制,根據《晉律》規定,諸侯國同郡,郡設郡守,國設國相;郡守手下由郡尉掌兵權、郡丞掌政權,國相手下則由國尉掌兵權、國丞掌政權。
簡而言之,國丞是一國之內除了諸侯王和國相之外的第三號人物,與國尉平級。遊溯拿出國丞之位予一位素不相識之人,已是極高的待遇了。
面對這樣的潑天富貴,一般人不說高興赴任,也不會輕而易舉地拒絕,更何況陳糾只是一箇中間人,因此遊溯從未想過陳糾會拒絕。
只是陳糾還是拒絕了,雖然他拒絕的很委婉。陳糾沒有直接說拒絕,而是說:“殿下不若先將這本書看完。”
聽到陳糾這麼說,遊溯頓了一下,才道:“既然如此,壯士不如在王府多留幾日?”
這一次,陳糾十分給面子地沒有拒絕。
當晚,遊溯就讀起了這本奇奇怪怪的書。
一開始他還在想這位名聲斐然的“白先生”會寫出些什麼來,然而當他讀了幾句話之後,登時便忘卻了所有的雜念,就著昏黃的燭火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內容還真不少,洋洋灑灑幾萬字。但因為不是古籍裡常用的惜字如金的寫法,而是娓娓道來,恨不得將每一處都解釋明白的寫法,使得這幾萬字讀起來倒是並不困難。
這本《安平元年桃林鄉土地改制記錄報告》的內容並不複雜,不過是寫了一下這位傳聞中的白先生這一年裡在桃林鄉都幹了些什麼。
但這一共幾件事的書,卻每一件事都能讓遊溯震驚。
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這位白先生帶著一群流民在桃林鄉安家,他們在冬天伐木造房,捕殺動物、用其皮毛取暖,並從附近的縣裡打早了幾把造型怪異的農具,在冬天種了冬小麥。
第二,這位白先生建設了“公廁”,收集桃林鄉所有人的糞便用於漚肥。
看到這裡的時候,遊溯皺起了眉,似乎是沒辦法將傳聞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白先生和書裡透露出來的這個十分接地氣白先生聯絡到一起。
但當他看到第三點時候,又沒空聯想白先生到底是不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