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5,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間煙火還是十分接地氣了。
第三點,則是這位白先生造了“水車”,“水車”什麼樣還貼心地在一旁畫了圖,生怕看的人看不明白。根據書中所說,這種水車可以將水直接灌溉到農田,省去了農戶很多的時間。
於是擁有大量時間的農戶們便在白先生的指導下,整出來了“水磨”。
“磨”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只是在遊溯的記憶中,這玩意兒一般和“石”搭配。石磨出現於春秋時期,由於找不到發明者是誰,於是大家願意說石磨是公輸班發明的。
不過是誰發明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石磨這玩意兒造價高不說,用起來也很麻煩,人工成本很高,因此並沒有普及。
但這位白先生卻想到了用水作為驅動力,使石磨可以日夜不停地勞作,根本不用休息,大大節省了石磨的使用成本。
而水磨的發明,就是這位白先生用來磨麥的。
小麥磨粉也是很早就出現的,但是由於石磨的使用成本太高,再加上小麥磨成麵粉之後的損耗也很高,導致大部分種麥的農戶根本捨不得將小麥磨粉使用。
當農戶家中沒有餘糧只能吃麥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將小麥直接煮成麥飯。雖然難吃了點,但是都吃麥飯了,那肯定是吃不上飯了;都吃不上飯了,又哪裡還會挑剔。
就這樣,麥飯代替麵粉成為小麥的主流食用方式。
但是這位白先生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水磨的發明使得石磨的使用成本降低,而漚肥法則讓小麥的產量大大提高。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桃林鄉畝產小麥五石的時候,遊溯是覺得這位白先生在扯淡的。
巴蜀、關中等天下糧倉,土地肥沃之極,但畝產也只能有一石半。換成別處的貧瘠土地,畝產能有一石就不錯了。
桃林鄉說他們畝產多少?
五石!
遊溯覺得他和這位白先生至少瘋一個,而且那個瘋掉的人大機率不是他。
但問題是,這位白先生詳細地介紹了桃林鄉的畝產情況,一系列資料整整齊齊,讓沒見過資料砸臉的雍王殿下一臉懵逼。
這好像……也做不了假?
瞬間,遊溯的心中出現了一個想法——他很想現在就去桃林鄉看看,看看這個能讓農戶滿面紅光不見風霜的“世外桃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也想看看,那位陳糾覺得國丞一職都配不上的白先生,究竟是何方神聖。
就在這時,遊溯的房門被敲響了。
天色已經大亮,遊溯一晚沒睡,但此刻卻覺得亢奮得很。他對著門外之人說了聲“進”,聲音中不見半分睏意。
說完,遊溯整理了一下衣衫,才走出內室。來到會客的外室,遊溯才發現,來找他的人正是雍國如今的國相——崇雲考。
崇雲考出自隴西崇氏,祖上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的諸侯國崇國,傳說中在商紂王打敗周國、俘虜周文王昌後,勸說商紂王殺掉周文王昌的崇侯虎就是崇雲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