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風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12,主公你不要過來啊,縱風流,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句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未曾,這句話確實是第一次聽說。”遊溯問,“先生今日,是要為孤講史嗎?”

“不知何以興,如何興?不知何以亡,如何傳而萬世?”白未曦問,“敢問殿下商何以亡?”

遊溯沉思一會兒,才回答道:“紂王無道,窮兵黷武,致使過度空虛,被周趁虛而入。”

白未曦又問:“周何以興?”

遊溯:“武王伐紂以徵天下,周公制禮以安天下。”

白未曦:“那周何以亡?”

遊溯:“諸侯興焉,天子愚鈍,故周亡。”

白未曦:“秦何以興?”

遊溯:“六代明君不忘東出,故有秦國一統。”

白未曦:“既始皇明君,秦何以亡?”

遊溯:“以一人之心度千萬人之心,徭役不停賦稅不止,焉有不亡之理?”

白未曦:“晉又何以興?”

遊溯:“高祖輕徭薄賦,故晉興。”

白未曦笑了:“若我再問殿下晉何以衰,殿下是不是要告訴我都是君主庸碌、儒生誤國?”

遊溯一愣:“難道不是嗎?”

很好,遊溯完美地排除了所有的正確選項,選擇了最錯誤的選項。

白未曦道:“當然不是。一個王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怎麼可能是君主一人之事?”

白未曦終於肯吐露一點真正的東西了,遊溯頓時來了興趣:“還請先生教我。”

“是制度。”白未曦說,“一個王朝的興亡,興在其制度適合天下,亡在其制度不適合天下。”

“制度?”遊溯重複了一遍這個讓他感覺陌生又熟悉的詞彙,笑道,“願聞其詳。”

白未曦道:“殷商之時地廣人稀,最寶貴的資源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因此形成了以人口為核心資源的殷商王朝。但隨著人口的增多、耕地因刀耕火種的破壞,社會的形態逐漸變成了人口多於土地,這時,以人口為核心資源的分配方式便不再適用於整個社會,殷商的制度崩潰,商因此而亡。”

“周代替商後,便以土地為核心資源進行分配,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讓諸侯去邊疆開荒,殿下所說這是因為周天子要用諸侯來保衛王畿,實際上,分封制最主要的目的是保障貴族的權益——土地。”

“然而隨著人口的持續增加、可耕種土地的持續減少,讓黔首百姓不得不放棄井田而耕種私田,井田制崩潰的那一日,幾乎就宣告了周王朝的破產,因此大秦在一統天下之後,沿用了‘郡縣制’。”

“所謂‘郡縣制’,便是將天下土地從貴族的手中收回歸為君王一人所有,無限制地加強中央集權。然而貴族失去土地後其心不滿,再加上官員代替了封建主,對不是自己的土地治理並不用心,因此導致了民怨。”

“這便是分封制和郡縣制最大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士大夫對自己的土地治理的極為用心,但是卻不受國家的管控;郡縣制下,官員受國家管控,但對治下的治理便不再像士大夫那樣盡心盡力。”

“故而晉代替秦後,實行了郡國並行制,一方面分封土地與同姓諸侯,一方面又將大半土地歸為君王所有,想做周與秦的結合體。但很顯然,這個制度宣告失敗了——”

不用白未曦說,遊溯也知道郡國並行制並沒有承周秦之利,反而承襲了周秦之弊,晉室建國三百年,既有周時的諸侯之亂,也有秦時的官員之貪,二朝之弊均成為了大晉的“國中之毒”。

遊溯問:“先生的意思是說,如今孤想要改變這個混亂的天下,便需要摒棄郡國並行制,實行一個新的制度?”

白未曦點頭又搖頭:“實行新的制度是必須的,但現在殿下不覺得問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大佬:黑化主神偏執又病嬌

之曦曦

伊瑟圖群雄成神傳

冰封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