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樂成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十萬個為什麼》,四合院之走出泥潭,餘樂成溪,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那個《鋼鐵企業的規模性效應》,因為已經移交給其他人的緣故,許國沒有見到過具體的結果。
不過他聽牛守拙提過一嘴,說華夏新建鋼鐵廠計劃已經大幅度降低規模以下企業的投資,少部分規模以下企業也投產在部分規模以上企業難以覆蓋的地區。
許國不知道這種產業規劃在以後的狂熱時期還管不管用,但是起碼這個時期已經把鋼鐵企業的規模作為了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主管部門這裡既然已經搞定,剩下的也就是無知群眾了,許國已經組織了大學的同學們寫了一些科譜性文章,並將這些文章匯總成了針對高小以及初中學生學歷水平讀者人群的自然科學“百科”式書籍。
至於書籍的名字當然是《十萬個為什麼》,裡面的內容當然是回答各種問題。在前面幾冊裡許國將一些華夏發展中所作出的選擇作了問答式的解釋。
其中就包括:
我們為什麼不全民鍊鋼,一下子就把鋼鐵產量提上去。
麻雀要吃糧食,但我們為什麼不消滅麻雀。
……
透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向具備有基本文化素養的人群普及相關的知識,許國相信只要這樣做了,廣大的勞動人民就可以透過這些資訊來佐證自己的判斷,從而降低盲從的可能性。
不得不說這個《十萬個為什麼》的銷售勢頭十分地好,因為剛好趕上了53年的“印數定額制”,許國和同學們除了稿費以外還拿了不少的印數定額稿酬。
在分稿酬的時候,同學們一致說,因為這件事情是他帶的頭,必須要給他多分一點。雖然他一再地說不用這樣,就按同學們實際寫稿的數量來進行分配稿酬,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除了按照實際寫作數量分配外,額外給他分配了一筆策劃稿費。
最後許國完全沒有想到,因為自己下的一手閒棋竟然還能拿到2300多的稿費。
說完了這些,那再說一說許國的大學學業,因為有牛校長開的綠燈,許國得以提前參加專業課的考試,拿到相應的成績。
他的那個《統籌經濟與算力的適配性》的論文在老師的指導下也得以順利的完成,答辯的時候也進行得非常順利,沒有出現被問卡殼的尷尬情況。
然而在拿畢業證的時候卻出現了許國意料之外的問題,就是許國只拿到了北都大學的畢業證,沒有拿到學士學位證。
當然在這個時代也並不是為問題,因為此時的新華夏根本就沒有學位制度。這項制度最早也要到56年才會研究和擬定學位條例。
實際上56年這次沒搞成,繼而又在61年的時候又研究了一下,仍然是沒搞成。
兩次卡殼之後又因為那十年的原因一直到80年才透過《華夏民眾共和國學位條例》,而正式實施側要等到81年1月1日了。
因為沒有拿到學位證,許國覺得自己的大學生涯有一點點不完美,但是這個也沒有辦法,畢竟是時代的侷限性。
當收拾好行李,拿著自己的畢業證走出大學校園的時候許國已經年滿17歲了。
這個年紀說起來還是有一點點尷尬,至於原因,當然因為是大英聯合邦國的法定成年年齡是18歲,而香江現在正在他們的統治之下。
不過還好的是,因為名義上是租借,租期99年,因此法律上還是屬於華夏的。為了治理方便,當時雙方在條約中規定,香江的華夏人仍然遵循《大清律例》。
而按照《大清律例》中的規定,男子的法定成年年齡是16歲!
既然有如此的規定,許國無論是從法律上還是從利益上都會選擇《大清律例》,雖然他挺反感這個已經滅亡的王朝,但這並不妨礙他的選擇。
畢竟是個男人都有想過一個茶壺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