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樂成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論統籌安排人口規模》,四合院之走出泥潭,餘樂成溪,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搞定論文的選題後,許國的大學生活又重回平靜,這種平靜一直持續到了他54年大學畢業的時候。
當然也可以說這種平靜只是針對許國本身而言的,在他畢業前的那一年多的時間裡,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出來了,牛守拙根據這些資料和他從農業口那邊拿到的資料提前寫出來了《生產力的發展與人口協調問題》這個開題報告所預設的研究方向。
當然最終出來的標題不叫這個,而是叫做《論統籌安排人口規模》,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完全是因為許國老是去牛校長家串門,在閒談當中提出他提出來這篇文章的標題必須與1798年英國經濟學家、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寫的《人口論》完全割裂開。
至於原因當然是因為華夏現在所執行的制度與西方帝國那套完全不一樣,我們正在從底層重新構築我們的管理邏輯,如果直接引用或者在《人口論》的基礎上進行構建理論,其陣營性質就是不正確的。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牛守拙聽取了許國的意見,從行文的底層邏輯上就完全拋開了《人口論》,完全用最基本的資料說話,完全沒有引用西方的那套觀點。
當然實質的內容與是不可能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的,因為理論推導很多都是從資料和資料分析上來的,事物的發展規律就是那樣,又不是不同世界不同邏輯,當然寫出來的內容與原本的模樣大同小異。
具體點說吧,就是《論統籌安排人口規模》從如何提高資金積累速度,加快科學技術發展,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全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勞動的生產效率,增加工業生產原料等幾個方面來論證了統籌安排人口增長速度控制人口規模的必要性。
如果具體分幾點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人口的增長速度和資金的積累是有一定矛盾的。雖然說人多力量大,但是華夏的資源是有限的,只有合適的人口規模,才能以最合適的消耗來利用這些資源,加快積累資本的速度。
2、華夏所追求的社會形態必須提高勞動的生產效率。只有多搞大工業,搞農業電氣化機械化才能促進高速工業化。
如果人口的無序增長,為了安置這些人員的就業,國家就不得不搞中小型工業,農業也只有回到傳統運營模式才能吸納過剩的勞動人口。
3、人口的過量增長會導致需要更多的土地用於生產糧食,到時華夏就騰不出土地來種植諸如棉花,長衫,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沒有這些經濟作物就根本談不上大辦輕工業。
如果不能大辦輕工業,華夏的出口形態就會像以前那樣單一,國家得不到資金積累的情況下,就不能進口成套重工業裝置,進而影響重工業發展。
4、在第1次的統計調查報告當中已經明確反映出來,華夏的人均耕地佔有量不到三畝。再做不到大面積墾荒的情況下,人口的增長必須和畝產的增長相匹配,不然今後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愈發難以解決。
5、提高受教育人口的規模,在文章中還特別指出來,發展大工業必須需要足夠的受教育人口,發展統籌經濟也需要大量受過教育的管理底層工作人員。
如果放任人口的數量增長,只提高總體人口規模而不提高受教育人口規模,國家工業化的目標必將受到重重阻礙。
這篇10多萬字的文章在剛出來的時候牛守拙還專門讓許國給看了一下,至於原因嗎當然是因為牛校長覺得這篇文章在許國的啟發下寫的,有必要讓這個發起者瞭解一下最終的成品到底是怎麼樣。
沒想到許國看了過後還蹬鼻子上臉,死活要幫自己改一下論文,要不是牛守拙修養足夠,可能當即就把他給趕了出去。
在兩天過後,牛守拙從許國手中拿回自己的論文和許國自己寫的修改建議,仔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