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人員和培訓,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他寧可辭職不幹也不會接這個職務,去臺灣開墾是風險極大的工作,做不到“兄弟同心”至少也得“合作順利”。不然勉強搭起班子去幹活受罪不說,搞不好還會鬧出事故來。
當下關山躍把自己的相關方案都交給了李東田,讓他“過目”。
“你這些都是政策,我最不愛看這些條條框框了。大方向你把握就是了。”李東田隨手把資料夾丟到桌子上,“你就跟我說,準備怎麼搞,在哪裡搞,什麼不能搞就行了!”
關山躍當即把自己選定的開墾地域,道路規劃和與當地土著的關係處理等等都說了一遍。這些都是他跑了很多部門,請教了好多專業人士之後制訂出來的。
“不錯不錯,”李東田顯然沒怎麼聽進去,關山躍未免有對牛彈琴之感,只聽他說道:“關哥你既然拿了大方向,咱跟著幹就是了。”
“大事我們還是要商量著辦才是。”
“沒事,沒事,我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也學不來。”李東田搖頭,“種地、養羊,這些我還有把握,你要扯什麼規劃選址之類的,我就懶得問了。你選好地方了,咱們幹就是了。”
“地我是選好了,原本還有些擔心移民的事情……”
“這你大可放心,這些人我都集中訓練三個多月了。”李東田一擺手,“大部分是我從淨化營地裡挑來的……”
李東田在三個多月前,就按照關山躍的相關《臺灣移民選擇標準》,在淨化營裡選人了。
當初關山躍在綜合考慮了登陸之後供應情況、開墾難度等各方面因素之後,最終決定這個聯隊在八百到一千人之間――人再多上去,就需要更多的幹部去管理,這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至於日後要補充人員,只要在臺灣的淨化營地裡就地補充就是了,開局人太多了,供應也成問題――畢竟預訂的開墾地距離高雄有十多公里,在沒有道路的情況下,交通運輸上肯定會成為一個瓶頸。
李東田按照就少不就多的原則,就按照關山躍的標準,選了大約八百人。
這八百人,原本關山躍的打算是多家庭式的,少單身漢。他覺得有了家人的支撐,可能更容易讓移民有堅持下去的意志。但是在和魏八尺等人交流過之後,覺得自己想得有些太簡單了。有了家人固然更有動力,但是一開始完全是蠻荒狀態,就算做好了自以為的“萬全準備”,死亡率也不會太低。老人婦孺體力弱,抵抗力差,一旦成批病倒病死,反而嚴重的破壞士氣。
所以他後來修改標準,把家庭戶大幅度縮減,從原定的五成左右降低到二成五,而且還專門指出家庭戶不能有六週歲以下的嬰兒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對婦女的人數也做了大幅度縮減。在亞熱帶林莽中開荒這種極重體力勞動對婦女來說還是太過艱辛了,就算是本時空素來以吃苦耐勞的閩南農家女子也未必吃得消。
最終整個聯隊組成為八百三十五人。男女比為八二開;其中青壯年佔85%,老人佔5%,十六週歲以下少年兒童約為10%。其中二百七十一人為家庭戶成員。
除去淨化營挑來得難民,還有各部門分配來得歸化民幹部和技術人員二十人。
“……原本我想多選幾個工匠,沒想到工匠少得可憐,而且還算是‘統配人員’。我又是打報告,又是找人託關係,好不容易才分到幾個。”
關山躍也很關心匠人的問題,忙問道:“弄了幾個人?”
“兩個木匠,三個鐵匠,一個竹篾匠的……”
“這也太少了。”關山躍有些失望。
“的確太少了,而且還指定要閩南人,那就更稀罕了。所以我到這裡來之後就辦了個技能培訓班。不給人咱就自己培訓,又不是多難的事!”
李東田帶著聯隊進駐青木堂農莊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