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二章 地水師,氣運根基,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侯!夏侯!夏侯……”
夏國文武百官,萬民百姓,齊齊高聲歡呼,他們的君侯得到了上天認可,意味著天命在身!
以後他們就是夏國的光榮子民,是一個諸侯國的組成部分。
在天元大陸記載的無數亂世中,清晰地告訴後來人,一個割據勢力起碼要成為侯國,才能擁有一定地位。
此之謂諸侯。
上古有兩個持續時間最長的大分裂期,春秋和戰國,它們幾乎貫穿王朝始終,天子實控區域只佔據中原一隅。
大旭此時還能完全掌控,中、洛、汴等中域核心州域,而大分裂期的天子,最衰弱之時連中州都拿不穩。
那時天庭的五帝輪掌制度還沒形成,矛盾頻出,鬥爭嚴峻。
滿天仙神不僅對外打,對於三十三天內部的地盤爭搶,也是毫不留情。
天上尚且顧不過來,哪裡顧得了人間。
由是春秋戰國大分裂期的天子,也成了人皇時代後,權威、地位最低的時刻。
不過因為天庭終結道庭時代、人皇時代的教訓歷歷在目,各地割據梟雄再怎麼狂妄,也不會公然挑釁天子。
甚至為了給予天子尊重,各地梟雄還會上供,各種禮儀大事也都會請示天子。
而在春秋戰國時,有一定話語權,天子一般不會反駁其要求的強國,被稱為諸侯國。
諸侯國的國君都擁有侯爵以上爵位,號為諸侯,強大的實力可以左右天子的決策,權柄一時無兩。
後面哪怕大分裂期結束,諸侯仍然是大國君主的代名詞,是受人尊重的。
如果現在周柏向神京派遣使者,大旭便要以諸侯禮對待,不會有任何怠慢。
聽著無數臣民的歡呼,周柏感覺自己抬手間,就能引動磅礴大運。
伯君到侯君,君上到君侯,稱呼的改變,同時意味著地位的勐然拔高。
……
對於天象前後的變化,周柏其實也有些愕然。
上面這幾位內部矛盾看來不小,明明與他關係更“親近”的是赤帝,可沒想到是青帝先回應。
對於不承德運的氣運之子,赤脈可能想趁此提些要求,可誰料有人當著面撬牆角。
青脈的示好,周柏自然樂於接受,起碼是化解了眼下的尷尬情況。
天庭目前還是天元世界無可爭議的主宰者,其承認大夏侯國,將節省周柏後續大量用於宣傳天命正統的資源和精力。
現在天命異象之說,還是大陸民間的主流論述,沒有天庭承認的人主,會很難得到普通百姓的信任。
就如當今同治皇帝,赤帝沒有冊封他為天子,則天下萬國林立,裡面多數都是自立之國。
而大旭還不敢以“叛逆”之稱,聲討責問定西、夏國這樣的國家,只因大旭失去了天庭自古以來,塑造的天命法理。
逼急了,大家把天子這件事拿在明面上說,丟臉的只會是大旭朝廷。
天命由天庭授予,“人皇”必須要由天帝冊封為天子等等,這種在天元大陸民間根深蒂固的思想,周柏暫時無法改變。
這是天庭在靈氣復甦之前,操控無數代王朝輪迴,用至高無上的強權所塑造。
但周柏也不是沒有想辦法應對,如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建立自己的神話,又如操控民間輿論。
操控民間輿論,引導民間主流思潮這件事,早在他出版歲寒詩集時,就已經開始佈局。
藉著詩集的大賣和傳播,增開在城市的周家書鋪也漸漸有了名氣,在周柏取得定州解元之後,書鋪已然開遍定州,隨即開始向民間讀書人徵稿。
後續的歲寒集,基本上每期只有一到兩首是周柏本人詩詞,其餘則是書鋪編輯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