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二章 地水師,氣運根基,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選的精品之作。
再隨著周柏中進士、成為伏魔將軍開府、建立安北都督府,直至開國,歲寒集的釋出區域越來越廣,內容也越來越豐富。
到如今夏國成為定州霸主,歲寒集已然成為一種民間的綜合邸報,比官方邸報受眾多得多。
如果此次天庭不承認他的侯爵及國號,那他歲寒集就將進行全面宣發,上百名編輯親筆撰寫的輿論文稿早已備好。
周柏很明白,無論是五帝中的哪一脈,走到後面都不會真的支援他。
只因他不想成為天庭“傀儡”,去求一個勞什子天帝之子的冊封。
侯爵認了,可能公爵不會認,公爵認了可能王爵不會認,總之天庭不會允許一個無德人主統一天下。
代表認可的天命異象漸漸消失,僅僅止步於普通的天象,紫氣東來已然是兩帝相爭,周柏能趁此獲得的最上等天命證明。
沒有什麼傳說中的真龍過境,也沒有某些大諸侯得到過的殊榮。
周柏可不是第一位晉爵之人,根據訊息,在中域、江南等地,有伯爵晉升侯爵、侯爵晉升公爵的潛龍雄主,於祭天大典上,受到天庭仙神化身下凡授予天旨承認。
當然,現在這種情況,已經算不錯,接下來一段時間大夏能安穩發展,無需還為天命爭論分去精力。
伴隨著周柏向蒼天躬身回禮,異象消散,天際再度恢復至碧空萬里之景。
後續的流程就輕鬆很多了,都是按部就班,很快走完流程。
待周柏起駕回宮後,四方討論轟然炸開了鍋,諸國使團、圍觀群眾,甚至夏國不知情的中下層官員,都在驚訝地討論。
“國號夏?太不可思議了,如此古老的國號,周侯君居然有信心接住,不怕被這個重擔壓垮嗎?”
“我記得歷史上,後夏存續多隻有短短十幾二十年,只有一個非純血夏人建立的夏國,有近兩百年國祚。”
“風險與機遇並存,這個國號佔據大義名分,會惹來諸國敵視,但只要扛住衝擊,其氣運根基之雄厚也是前所未有的。”
“再如何,周夏也是堂堂諸侯國了,國祚長短不是我們關心的事,現在主要是建交,弄清夏侯接下來的擴張方向……”
周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諸國使團不算隱秘的討論,紛紛傳入他的耳朵。
其實其中有人說到了關鍵,他取國號為夏,主要就是想繼承第一代夏朝的氣運根基。
這也是大部分諸侯看重的,立國根本是氣運之基,取什麼國名,繼承什麼樣的氣運根基,可不是說著玩的。
古往今來,取國名的根據都侷限於一個框架內,如:傳統部落名和地理名,早期的國家很多是由部落演變而來,許多國號直接沿用了最初部落或地域的名字。
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接下來如果安北改名,應該叫定國。
然而如果叫定國,就只能繼承以前歷史上的定國根基,這等於沒有。
因為定州是大旭時期,方才設立建制,最多能繼承一些前安都國之類的小國根基?
另外還能從始祖名、封地名、神話傳說,甚至某些古籍中一段論續節選等作為國號根據。
不過在人道王朝更迭多次之後,國號通常不再自創,除非是某位不世出的聖主,在一統天下後,非要開創新名。
這當然是允許的,後世潛龍梟雄,或許就會繼承“新國號”。
但主流方式,還是建國地區的廣義地名、建國者的爵位、繼承古國號等。
正統國號自然是一字,安北之名排除,定國周柏覺得氣運根基不夠,排除。
北境有名之國,燕、代、梁、遼……然而這些不說有多古老,從來沒有統一過天下卻是事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