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二章 霸道借住,民心變動,我有一本氣運天書,從南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螳臂當車,根本反抗不了。

守城、野戰,都是被全方位碾壓,駐守梁州的金人們,這才意識到,中原兵卒之間居然已經有了如此大的差距。

在此之前,金軍面對梁軍,除開騎兵作戰能全面碾壓,下馬步戰一樣能憑藉好勇鬥狠的本色,戰勝同等兵力的梁軍。

金國受歷代中原王朝影響極深,守城攻城縱使比之中原軍隊有所不如,卻也不是毫無經驗。

北屈郡,如同蒼北郡,半耕半牧,金人能完全立足,擋住梁國反撲自然是有相當數量的步軍編制。

可惜,這些金國步兵布武遲緩,遠遠跟不上大夏禁軍的進步。

安梁縣,顧名思義,此縣安,則梁州安。

誇張?其實這對於如今的梁國來說,一點也不誇張。

因為安梁縣位於梁河以北,而安梁縣的幾個主要渡口,就是通往對面的梁國核心區西原郡。

梁國一度想要收復失地的最低目標,就是拿下安梁縣,確保在梁河以北有據點,這樣梁河以南才能安心。

大夏的龍虎旗出現在梁河北岸時,不僅是南岸梁軍炸鍋,整個西原郡乃至梁國朝廷都為之震動。

底層百姓士紳都還挺高興,同宗同源的夏人佔著對岸,總比燒殺搶掠的金人佔著好。

可梁國上層,就高興不起來了,個個滿心驚懼。

他們萬萬沒想到,夏國的速度這麼快,畢竟此時趙啟和他的臣子們,才剛剛收到汾鐵郡傳來的訊息。

說是夏軍要借用梁國地盤,作為進攻金國的後勤基地,希望梁國朝廷配合。

國書已由汾鐵郡郡守代為轉交,名義上是協商,實際上卻是夏軍先斬後奏,霸道得不能再霸道。

強佔兩縣不說,居然還想要汾鐵城作為夏公駐蹕之地,前軍攻打金人北屈郡,主力卻兵臨汾鐵城下。

這是何等姿態?梁侯不同意,夏軍就要強攻?

好歹是一方諸侯,趙啟哪還不明白,他這個好女婿,攻打金人不假,可想要梁州也是真。

……

梁都,位於西原郡中部,是西原郡王趙家經營三百年的根基之地。

即使梁國失去北面邊關,國內各郡遭受厄氣侵襲,可梁都的生活似乎沒受到什麼影響。

行人摩肩擦踵,酒肆茶樓林立,各種吆喝買賣聲此起彼伏,人間煙火氣瀰漫在每個角落,災劫自去。

甚至因為地方上的不穩,貴族大戶及商人士紳臨時前來梁都定居,反而造就更加畸形的繁華。

享受著富足生活的人們,於大街小巷談天論地,不過這幾天他們談論最多的,還是鄰居“定夏”。

羨慕夏國軍力的強大,能勝過金國;爭論夏公向梁人廣施賑濟的政令是真是假;又或是比較梁國如今發展的差距……

說起來,民間在某種輿論力量的引導下,對於周柏的西征北伐之舉,倒是沒有多大不滿。

畢竟就算是改朝換代,對於普通梁國百姓來說,還能更糟嗎?

現有的梁國四郡,除開西原好點,哪一地不是跌回祥興末年的生存狀態。

災劫頻發,妖孽橫行,普通平民每天都要為生計而憂愁……

面對夏國要求借住汾鐵郡,及梁河北岸金人大敗兩個訊息,“富裕”的梁都百姓都沒多少激憤感觸,何況整個民間。

可梁國朝廷就不一樣了,他們知道夏軍來勢洶洶,可能要讓他們當亡國君臣。

朝堂上,一眾大臣你爭我吵,半天拿不出一個周全的方案。

因為在己方實力不足的情況下,無論作出什麼決定,都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風險。

“我不同意讓夏國借用汾鐵城,若是輕易答應,恐我大梁軍心將遭重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本氣運天書

從南遊

穿越唐僧簽到十二年,才知是西遊

混入西遊

枝江異聞錄

鈾霜若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