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夏清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卷 第十章 備課,三十年的班主任生涯,淺夏清弦,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每次都抱著希望堅持參加市教研活動,只是有時悄悄地做小動作——改作文。
全市教研活動時,您表揚了我。說我一次不落地去認真地聽巿、區的公開課,雖然我覺得這是我自己應該做的,但我非常感動,受到了鼓舞。
您還在大會上說過一句話——使我終身受益的一句話:「聽完一節課,你只要有一點收穫就成功了,每一節課的一點收穫,匯集起來,那不就是從量變到質變了嗎?」後來我聯想到,曾經遇到一位老師,備課很充分,開課時,由於慌張講得亂七八糟。那我的受益是什麼呢,那就是任何時候,不能緊張。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哪怕你有再好的功底,哪怕你準備的再充分,哪怕你滿腹經綸,才華蓋世,臺下用十年功,到臺上只有一分鐘的表演,因為緊張而前功盡棄!
我看著家裡的櫥櫃,那是一個四腳櫥櫃,穩穩地站在那兒,它最有底氣,因為裡面擺滿了書,所以它滿腹經綸。然而如果沒有人去看,看的人沒有把它運用到實際中,那這個人就如同四腳櫥櫃,只不過就是一個擺設。
區教研員何老師退休後,接任她的周老師年富力強,活力四射。第一次去參加教研活動時,她希望我們每一位老師,應該懷抱欣賞的心態,去研究每一節公開課。她充滿激情地說:「看山要情滿於山,觀海要意滿於海。」從此,我無論是手捧一本書,還是面對一個學生,我的心中就激盪著這兩句話。
周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偶然會穿插一些高中的內容。她也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能讓初中的老師,教一輪高中就好了。她的目的是提示我們初中教學和高中要接軌。雖然次數不多,但每次都讓我警醒:初中的孩子最終是要參加高考的。周老師所授知識點,我在輔導高中生的時候就用上了,真是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上中學的女兒,從房間裡出來問我,「你今天備課嗎?」我一聽就知道,她今天要和我一起,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打坐」了。我把如豆的檯燈推向她。
我終身都堅信著,只有忍受寂寞的煎熬,方能成就終極的美好。因為隨著時間的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悠久過程,煉獄般的脫胎換骨的訓練,才有浴火涅槃的鳳凰重生。
我也從不懈怠地告訴每一屆的莘莘學子們,只有安坐在如豆的燈下,旁若無物,旁若無聲做懸樑刺股的努力,方能收起浮躁、不安、自卑。
也許有一個階段,那是這樣的一種感覺:就像流浪漢在空蕩蕩的街頭,吹著悠長的葫蘆笙;就像大漠「北風捲地白草折」時,剩下的最後那一棵搖晃著的小草;更像一隻在寂寥曠遠的空中的雛鷹,經歷著一次次的風雨搏擊,雖然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
想成就你的人生,起始於如豆一燈。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