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于謙終究還是那個大明長城,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見濟道:“今日請少保來東暖閣,其實就一件事,希望少保能多教教杭敏杭尚書,主要是近來京畿有人不太安分,可能會有意外狀況發生,到時候需要親軍二十六衛出動。”

于謙道:“微臣已經致仕,不掌兵部了。”

他知道菜廟的事。

致仕後,他整日裡看書寫字釣魚種花遛鳥,朝堂大事知曉,但他又不是錦衣衛,哪知道有人會為了堡宗要進行最後一搏。

當然,猜到了。

又道:“調動親軍二十六衛,杭敏和劉珝兩位兵部尚書分內事而已,殿下此言,著實讓微臣不知道如何回覆,難道殿下還認為,微臣在暗中掌控兵權嗎?”

朱見濟笑眯眯的,“親軍二十六衛去涿州平叛後,遲遲不歸,這不是少保的意思?”

于謙斬釘截鐵,“不是!”

我于謙何人。

豈能做出這等威脅大明皇室的叛逆之舉來。

朱見濟將信將疑。

其實換成其他人,朱見濟屁都不信,畢竟天子多疑這樣的優良傳統,朱見濟還是要繼承下來,但說這話的是于謙,可以信一半。

也不繞圈子了,直接說道:“親軍二十六衛滯留涿州的事情暫且不提,等以後查明,孤會讓幕後之人承受君王之怒。”

頓了下,道:“錦衣衛發現有可疑人士陸續進入京畿。”

于謙恍然大悟,“有人要劫走上皇?”

朱見濟點頭,“估計是這個意思。”

于謙蹙眉沉思了一陣,問道:“殿下怎麼看?”

朱見濟笑眯眯的:“我大明太祖開國,國運昌盛,太宗五徵漠北,南平交趾,可謂盛世之風,至仁宣之治,依然欣欣向榮,縱然咱那位上皇的土木堡之舉有宋之徽欽二帝靖難遺風,但父皇勵精圖治仁厚施政,國力中興,可若是上皇離京,另立天下,大明能承受此等浩劫嗎?”

于謙沉默不語。

他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

不能讓上皇離京。

可上皇不離京,就得死。

于謙怎麼選擇?

朱見濟收斂笑意,盯著于謙,道:“孤知道於少保之忠誠,但愚忠不可取,敢問於少保一句,是這天下的億萬黎民重要,還是堡宗他一人的性命重要?”

于謙不知如何回答。

其實他心裡有答桉。

什麼重要?

當然是黎民更重要,如果上皇離京,唯一的出路是去南方,先建立個小朝廷,然後進取南京,和北京分庭抗禮。

如此一來……

大明如墜深淵。

朱見濟沒有逼于謙立即表態,于謙的不說話其實就是答桉了。

道:“估摸著要不了幾日,就會有一場變動,中樞六部少不了有人要跳出來,待得平息之後,還請於少保重新入仕輔左父皇。”

當然不可能是兵部尚書了。

但什麼工部尚書、禮部尚書還是可以的。

于謙深呼吸一口氣,“微臣遵旨。”

不需要猶豫了。

億萬百姓和一個上皇,孰輕孰重,于謙豈能不知,作為一手將大明從深淵裡拉出來的臣子,于謙絕對不能容忍上皇再一次將大明推入深淵。

復辟,于謙可以作壁上觀。

但另立朝廷置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超出了于謙的底線。

于謙起身,“微臣告退。”

朱見濟看著于謙的背影,心裡那個涼爽啊。

于謙還是那個于謙。

奪門之變作壁上觀,可以理解,也能接受。

但國家危難之際,他還是會挺身而出。

大明長城,他當得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