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于謙終究還是那個大明長城,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兵權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就看盧忠的錦衣衛,能不能挖到有效線索,另外,朱見濟有點不解,究竟是誰在背後操盤?

要到南方去另立朝廷,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

需要得到南方士族的支援。

否則你沒錢沒糧,建個屁的朝廷啊。

而南方的藩王……

誰有這個底氣敢冒這等風險?

沒有!

大明的藩王都是豬,早被太宗給削廢了,比如唐王朱瓊炟,有錢是有錢,可他沒兵沒權,就只是個富貴王爺而已。

如今朱祁玉是天下正統,這些藩王就算擁立堡宗另立朝廷,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地位和權力提升,所以應該不會操盤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那還能有誰?

朱見濟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

因為根本沒有懷疑物件!

只能靠盧忠的錦衣衛了。

……

……

朱見濟想不明白的事情,有人不用想就能明白。

禮部尚書府。

老臣胡濙今日沒去點卯應班。

身體不適。

但其實屁事沒有,身體倍兒棒。

不去上班,是有心事。

年關之後,京畿暗湧潮動,胡濙隱約聽到一些風聲,尤其禮部轄領的會同館那邊,今年春節接待的外賓中,來了幾個北方的大人物。

其中有建州女真的李滿柱。

倒也不稀奇。

李滿柱統領建州衛初期,效忠於明廷,主動送還逃到建州的遼東女真人,受到朝廷賞賜,是大明“以夷治夷”的主要力量。

李滿柱認真履行自己對明廷的“守邊之責”,得知兀良哈部欲犯遼東時,立即報告於朝廷,讓遼東邊軍有效遏制了兀良哈部的侵擾。

朝廷對李滿柱的忠順倍加關照,建州女真遭遇災荒年時,朝廷依據李滿柱的乞請,令遼東都司及時撥給糧米。

正統九年十二月,依李滿柱所請,授其子為千戶,升李滿柱為建州衛都督同知諭令其監視蒙古各部的行動,如時宜適合,應對入掠遼東的蒙古部眾予經剿殺,以此報效明廷。

然而蒙古各部勢力強大,建衛女真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自身安危尚且難以保證,何澹剿殺敵人。

景泰元年,李滿柱迫於蒙古的武力威脅,參加了蒙古部落的入邊搶掠活動。

景泰六年,明廷下諭令,命其子李古納哈接替父職務,任都督同知,統領建州衛事務,罷免了李滿柱的職務。

景泰八年秋,李滿柱率部眾逼近遼東,欲要趁方瑛、陳友動亂摸魚。

結果方瑛等人的叛亂雷聲大雨點小。

朝廷對女真很不滿意。

也就是當下事情太多,陛下又仁厚,加上國庫沒錢,所以才沒興師問罪,換成太宗或者宣宗,這個時候大明已經在調兵去圍剿李滿柱了。

李滿柱也聰慧。

知道現在蒙古各部勢力低落,大明有的是力氣收拾他,所以趕緊在春節來北京城求見陛下,意圖修復雙邊關係。

但李滿柱在京畿的時候,有一位中樞重臣去見過李滿柱,兩人密談很久。

這件事瞞過了錦衣衛緹騎的眼線,但瞞不過胡濙,因為會同館本就是禮部的下屬部門,胡濙經營禮部多年,禮部的官員大多是他一手提攜起來的。

就在今天,北方邊境急報,說女真兵馬異動。

很詭異。

這個時候還沒入夏,不到擾邊的時候。

胡濙又想到那位去和李滿柱密談的大臣,是南方寒門出身,永樂年間的進士,這些年在朝堂沒少撈錢財,其家族在當地已是名門望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