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秋風悲畫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一章 這樣的朝鮮該不該揍?,堡宗別鬧,何時秋風悲畫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李氏王朝依然推行“北進”政策。
在朝鮮武力威脅和懷柔的兩面政策之下,原元代合蘭府一帶被朝鮮所佔領。
但是朝鮮還並沒有得到滿足。
1401年朝鮮太宗李芳果繼位後,他向大明提出將三散、秀魯兀等個地方劃入朝鮮,當時剛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拒絕了朝鮮的無理要求。
但是此時大明內部的“靖難之役”正進入關鍵時期,建文帝因此無暇外顧,而永樂大帝朱棣登基後,朝鮮又向大明上書,要求將鴨綠江和圖們江以南的“十處女真”劃給朝鮮,並認為“俱系本國之地”。
朱棣當時剛剛登基,諸事繁忙,一邊要應付方孝孺這般的讀書人,一邊還要派人去找消失了的建文帝,所以在沒有仔細參照遼金版圖的情況下,輕信了朝鮮國的說法,於是釋出詔令“朝鮮之地,亦聯度內,聯何爭焉,今準其請”。
不過後來朱棣還是反應過來了。
大明開始大規模向東北進軍,加強了對東北的控制。
永樂七年(1409年),奴兒干都司設定,整個黑龍江流域納入了大明的版圖,然而由於大明已經將鴨綠江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劃給了朝鮮,使得朝鮮可以大肆在這一帶進行擴張。
1416年~1449年,朝鮮在對這裡的女真族恩威並施,最終在鴨綠江南設定了“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定“東北六鎮”。
從此之後,中國的朝鮮的邊界就維持在了鴨綠江和圖們江一線。
以上諸多資料,朱見濟早就查閱詳盡了。
就這樣的朝鮮,和後世的韓國有什麼差別,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一個民族,有著銘刻在骨子裡的基因,這樣的朝鮮,它表面上的聽話,能讓人相信麼?
朱見濟反正是不相信的。
而且作為天子,信不信朝鮮,朝鮮聽不聽話,都不影響朱見濟對國家戰略的決策,一切都以國家利益為標準。
其他的都是扯淡。
而陸瑜、何健等九卿們,作為老臣又是飽讀史書的讀書人,即使不查資料,他們也都知道這些事,所以朱見濟提出對朝鮮用兵的時候,大家都不反對。
只不過這些年朝鮮作為藩屬國,確實很聽大明的話。
別的不說,哪一次選秀朝鮮沒送幾個女人給大明的天子玩玩?尤其是當下,從朝鮮過來的秀女韓彩英不僅是大明的貴妃,還給廣安帝生了個三皇子。
而大明太子、皇后、太后、天子的生誕乃至於其他應該朝奉的節慶日,朝鮮哪一次沒帶來厚禮?
做得很到位!
或者說,舔大明舔的很到位。
中國兵家有個說法,打仗嘛,就怕師出無名,佔不著理,大明士卒廝殺起來,心裡想法不一樣,就會影響軍心和戰力。
所以還是要有足夠的出兵理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