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0章 典籍之後,兵家漸傾,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拓土!”
李坤氣勢如虹,一個個雄偉念頭泛起,引得在外龍氣都有了點升騰之像,接著他轉身問道:“朕吩咐的事,兵部都做好準備了麼?京城幾營的兵將,是否都集結好了?”
白麵老人拱手道:“幾位將軍遣人送了奏摺,也派人給老奴通氣。”
“哦?”李坤拍了拍額頭,“是朕疏忽了,吩咐下去,軍中遞上來的摺子,今後要優先拿出來給朕過目。”他倒不是疏忽,而是幾日來心思不寧,記性越發差了,其實那奏摺他事先已經看過了。
白麵老人眼底露出憂色,但表面不動聲色。
李坤翻出了奏摺,翻開閱讀,越看越是歡喜,只覺大好局面近在眼前:“幾位將軍,可曾提了什麼要求?”
“諸將軍忠心耿耿,為國盡忠也是本分,並無太多要求,只是說了點看法。”
“什麼看法?”
白麵老人遲疑了一下,還是道:“他們希望,官家能予狀元公厚待。”
這話一說,李坤的表情就有些複雜了,一連幾變,最終化作一聲長嘆。
說實話,他對邱言自然看重,可若說厚待,是怎麼都算不上的,甚至還由著帝王心術,去敲打、錘鍊,這是想要日後中重用。
既然是日後,那眼下自然也就稍顯不厚了,但總好過旁人,只是與邱言的聲望略有不符。
“這次讓邱卿出使三水,想讓他增加閱歷,卻沒有想到,但他這一去,收穫已經超過了聯軍三水所得,這聲勢未免也有些太大了。”李坤的話中,略有憂慮,這也是面對白麵老人,他才會吐露心聲。
禮制一道,在於距離,離得越遠,越有威嚴,反之,若是朝夕相處,就會發現,那皇帝宰相也不過就是凡人,有七情六慾,食五穀雜糧,又能比旁人多出三頭六臂不成,漸漸的敬畏之心就會退去。
所以,皇帝在面對群臣的時候,輕易是不會表露真實情感的,維持神秘感和威嚴,不過這白麵老人為李坤的貼身太監,是看著他長大的,二人距離足夠,維繫彼此之間關係的不是那禮制和權勢,而是近似於親情的感情,當然就少了很多顧忌。
孤家寡人,更需要親情,因而多有皇帝對閹宦恩寵至極。
而聽了李坤的話,白麵老人也知道其人擔心的是什麼。
邱言的聲勢很大麼?
或許在民間看來,邱言只是個新科狀元,算是有了名號,在興京和京畿地域,百姓知道他將那九韻齋主論敗,對其學識也多有看重。
除此之外,也就是劍南道和東都還流傳著邱言的才子之名,多有推崇,大瑞的其他地方,卻不見得將邱言看的多高。
畢竟,狀元雖然難得,可三年一次,除了科舉那幾日,其他時候,百姓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
甚至在燕趙之地,對北家失蹤了的年青一代第一人北玄的關注度,還在邱言這個狀元之上,在江南道,不少人則對邱言頗有敵意,歸根結底,是江南兩大才子,賀書長和文枝楨先後以不同形式輸給了他,又有在江南根深蒂固的孫家,暗中推波助瀾。
這般看來,邱言的聲勢著實有限,李坤作為大瑞之主、人道皇帝,何故會說出這般話語?
原因就在於,經過這次的塞外之行,邱言的身份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離去前,邱言念合秩序,單論資格,足夠被稱為兵家之學宗師,但當今之世,掌握話柄的是儒家,對兵家固然不會窮追滅絕,卻也不會任其壯大,再有李坤要平衡各方想法,順勢讓邱言在兵閣中安穩半年。
如今,無論儒家與李坤如何打算,都難以阻止邱言之名傳揚了。
一部人道典籍,帶來的影響不可估計,東都大陳小陳在未書理宗大典前,也有名氣,但與尋常大儒相同,後來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