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4章 680【國富論】,夢迴大明春,王梓鈞,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峨親自端著肉糜粥進來,對王淵說:“過幾日便是上巳節,靳夫人(金罍之妻)邀我們一家去郊外踏青。你可走得開?”
王淵塗改著稿件,點頭道:“去吧,很久沒走動了。”
黃峨又說:“靳夫人之意,是想將她家的媛兒,許配給騏兒(王騏)為妻。”
“騏兒已滿十七歲,確實應該張羅婚事,”王淵說道,“可趁上巳節踏青,讓小兒女們自己聊聊,若是情投意合便可遣媒人提親。若他們哪個早有心上人,也不要一味強迫,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省得。”黃峨隨手拿起幾張書稿,入眼卻是《國富論》三字。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王淵在高中時囫圇讀過,依稀記得某些概括內容,但細節早就忘得一乾二淨。
反倒是馬克思經濟學理論,什麼生產力、生產資料、生產關係、剩餘價值……這些東西王淵記得更清楚,他曾經高中分班到文科,老師上課都有講過的,只因背書背得頭大無比,學著學著又跑去讀理科。
王淵現在寫的這本《國富論》,部分來自亞當斯密,部分來自馬克思,部分來自穿越前的各種閱讀,部分來自穿越後的為政經驗,堪稱一本政治經濟學的大雜燴。
黃峨翻開第一章【緒論】,只見稿子寫道:
“國之度,民之用,皆勞作而得。若廢生產勞作,國無稅賦可支,民無衣食可活,未聞世間有不勞而獲之事也……勞作有序,分配有度,則國富民強;勞作無序,分配無度,則國貧民弱。”
“工匠造物,農戶耕種,可稱勞作。商賈貨通有無,學者著書立說,亦可稱勞作耳。”
“勞作生產,須有人與物,二者缺一不可,此謂‘生產資料’。欲得糧食,須有人耕種,亦須有土地、種子、農具之類……”
“人,可稱‘生產者’,亦可稱‘勞動力’。創造財富之多寡能力,可借物理學屬於而強名之,謂‘生產力’也。推而大之,以工廠擬人,以國家擬人。則可論及‘工廠之生產力’、‘國家之生產力’。”
“一婦人以舊式紡車織布,晝夜可得幾尺?若以新式紡車織布,得布數倍之。若以蒸汽機織布,得布百倍之。生產者人數不變,而所得財貨驟增,此謂生產力之提高也。”
“若欲提高生產力,改進生產工具只得其一。生產工具為物,為‘生產資料’,人亦‘生產資料’也。是問,可改進人否?必可改進之!”
“一書生,一老農,同耕一畝地,誰得糧食較多?一農戶,一鹽戶,同煮一鍋滷,誰得鹽教多?人有專精,此生產技能之別。提高生產技能,亦可提高生產力。”
“又問,興修宮室城牆,為何當設督造官?乃分工勞作也,不使役工閒之,不使石匠做瓦匠活耳。生產力愈高,則分工愈細化,後文將詳而論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若勞無所得,則必怠工懶散。大明工匠,為官府服役,必得過且過;為自家謀生,則辛勞勤奮。灶戶亦然,煮正鹽懈怠,煮餘鹽積極,皆因正鹽無利可圖,餘鹽乃妻兒生計所依。此謂生產積極性,大明戶籍之別,乃生產力之一大桎梏。”
“究其所因,分配不均也!”
“推及天下,百姓耕作,得衣保食,朝廷徵收,可支國用。若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若海內百業旺,國庫尚空虛,此分配之大弊也。財富何匿?權貴、士紳、豪強、商賈,上奪國之計,下奪民之利也。”
“由此可知,國富民強之策有三:其一,政令通暢,分配有序;其二,發展知識,推廣技能,提高生產力;其三,逐步取消戶籍之分,逐步允許遊民存在,盡最大可能解放生產力……”
緒論看完,黃峨再看第一章正文。
迎面一大堆名詞闡述,商品、貨幣、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