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比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頁,孽徒,放開為師後頸,烏爾比諾,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鯉拍掌拼命攪渾了池水,上身一個猛子扎進去,像是摸著了魚。
封璘掌下的茶盞涼透。
從禁中大火以來,他每天睡的時候不多,日日都靠釅茶提神,聽著這話,神色越發凝重:「東邊呢,南洋水師作何反響?」
遲笑愚道:「目前還算平穩。少將軍是個顧全大局的,早前聽到風聲時便下了死命令,不許隨任的王家部曲妄議朝政。直到幾日前聖人下了決斷,他仍是以穩定軍心為首務,訊息目前還未傳散開。」
聽見這話,封璘總算心下稍安,卻又聽遲笑愚在耳旁忿忿道:「內閣那幫貪生怕死的老臣,一聽說王正宣放出了狠話,要與羌戎糾纏不休,他們唯恐戰火再起,竟有人提出斷了東南沿海的糧草補給,以此警告王家軍不許輕舉妄動!」
「混帳!」茶盞碎如齏粉,封璘眼神陡然轉戾,「縱使胡靜齋落魄,內閣也不該顢頇到這份上,失心瘋了嗎!」
遲笑愚不避亂濺的碎屑,沉聲說:「高家尚未倒臺時,內閣中便已分化出兩派,除了明裡追隨胡首輔的一幫人,還有就是暗中傾向高家的勢力。此番內閣失諧,這其中少不得高黨餘孽的煽風點火,再加上胡氏追隨者的心寒退讓……這般放任下去,兩線戰場失利,不止京城,天下只怕都要大亂。」
道理封璘都明白,可眼下的情形,是他一步步被架空,似乎已經陷入死局。
「方今之計,唯有儘快開釋胡靜齋,重整內閣,趕在亂政成勢前,將魚目混珠之人從龍椅上拉下來。」
封璘摸著重新接好的瑪瑙珠串,跌宕的心緒逐漸平復:有一點楊大智說的不錯,事態發展到今天這步,根源在於內閣對他的不信任。即便封璘滿世界宣揚聖人遭遇不測的訊息,沒有真憑實據,內閣亦不會選擇站在他的這邊。
「三千親兵分批開拔,應當還有部分留在北大營。」封璘掌根撫平信箋,抓起筆從半乾的硯臺一掠而過,「傳令下去,軍隊城外集結,本王此番若是文諫不成,便改武諫。今日之內,務必要還胡靜齋一個清白。」
遲笑愚略見遲疑:「先生那裡,需要知會一聲嗎?」
滄浪今日都察院觀政,為了給胡靜齋脫罪,他不放過任何經手此案的機會,是以並不在府中。
封璘聽聞,刀鋒般的眼神倏爾柔和了些,
「這也是本王要囑咐你的事,」他凜聲道,「即刻啟程,護送先生到閔州,務必將他安全地交到王朗手上。此戰若勝,我自會帶人與你們會合,若敗。」
封璘說話間繫好了臂縛,小意地輕撫了下,「你就告訴他,我戴著先生贈我的賀禮,到死都很喜歡。」
作者有話說:
又卡又卡,還是那句話,讓一個腦子不好的作者寫權謀是件很痛苦的事,感覺這一幕的節奏是不是太拖沓了點orz,但是不把前因後果講清楚,情節又得大亂。算了我糾正一下自己,腦子不好還糾結到死的作者寫權謀,真是件格外痛苦的事情……(我的毛又少了幾根)
第60章 石破天驚逗秋雨(二)
軍隊尚在集結,斬首胡靜齋的欽提已經批下來,楊大智又快了一步。
所謂欽提,不僅需要錦衣衛的緝拿牌票,還需要天子的御筆批文。隆康帝繞過內閣簽下了文書,用意已經十分明朗。
詔令傳到內廷值房時,人已經押往犴刑臺。那是處決天潢貴胄與股肱重臣的地方,有晏一朝幾乎不曾起用。陳笠再三向傳旨的宿衛確認過,刑期就定在午時三刻,登時手腳發抖。
「夫子乃兩朝柄國重臣!而今案由未清,聖人豈可聽信訛言,錯殺了忠良!」
來傳令的宿衛才從儀鸞司調任不久,面對陳笠的質問神情倨傲:「忠良?御史大人博學,卑職便鬥膽請教一句,縱觀古今,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