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比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頁,孽徒,放開為師後頸,烏爾比諾,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芙涯宮變,定西王家不計前嫌回馬救駕,聖人感念之餘下旨,加封王正宣一等軍侯爵,開放晏川與隴溪兩地皇家禁田貼補軍糧,嚴令王家軍不破羌虜不收兵。

宮難中被逼屈從的內閣諸臣,隆康帝體察情勢,沒有追究他們的罪過。只是經此一回,閣臣們被扣押在陰冷潮濕的廡房數日,衣食不備更兼心神憂懼,不少人出來就告病假,聖人也是當允則允,並且趁此機會往內閣補充了新鮮血液。

陳笠便是其中之一。

望著案頭的報喜帖,滄浪想了想,記起庫房裡還有聖人歲前親賜的雲母神仙折花插屏,用來賀新婚差強人意,便喚阿鯉叫人搬出來。

阿鯉叼著筆桿正發愁,聽見這話眼前一亮,筆抓在手裡比劃著名道:「送那個去不如送連理枝的,一扇十二屏,好看又應景。先生可還記得,就是王爺之前送您的那——」

阿鯉發覺自己說錯了話,慌忙咬住話頭,但為時已晚。

滄浪抬指替他揩了腮幫子上的墨汁,沒答記得與否,只道:「別忘了王爺因何去的南洋,陳笠那個牛性,怎還可能受他的禮。罷了,照我說的去做。還有,方才叫你抄的一千遍弟子規,明日晚飯前記得給我。」

「」阿鯉討巧不成,欲哭無淚,心道先生官復原職以後,氣性是越來越大了。

隆康四年的第二件大事,便是隆康帝下旨,破格擢升都察院中的一名小小風紀官為太子太傅。

當朝沒有太子,太傅一職不過虛銜而已。但知曉滄浪身份的人皆知此舉意味著什麼,只是礙於皇家威嚴,誰也不敢把心照不宣的事放到明面上說,《晏史》中對此亦諱莫如深。

至於滄浪,無人比他更清楚天家讓步的代價,比起殊榮,這更像是他的隱痛,滄浪同樣連半個字都不願提及。

陳笠左遷以後搬了新居,宅子前設有上馬臺,五進院子顯得格外軒敞,此刻便是教聘禮據滿,也絲毫不覺得侷促。

滄浪提扇在前,僕從抬著屏風隨在其後,入了門便聽見幾聲狗叫,滄浪脊柱微僵,猛地剎住腳步。僕從一個沒留神撞了上去,捂著發酸的鼻子問:「大人怎麼了?」

太傅大人怕狗,這秘密就連阿鯉都不知道。他而今出入總有扈從僕役相隨,可唯一知道替他伸手攔狗的人早已不在身邊,滄浪寧可畏懼著,也沒再想過假手於旁人。

沉默間,陳笠剛好打道回府,身上穿的是素色袍子,一點看不出好事將近的模樣。他見滄浪踟躕,吩咐人把狗栓去後院,才抬手將其往裡讓。

「區區婚事,何敢勞動太傅大人大駕,平朔惶恐。」

從那件事過後,陳笠的態度便有些不溫不火。滄浪知他心中鬱結,從來不計較什麼,笑笑問:「這是打哪來?」

「婚期在即,才往郡主府納過吉。韞平的意思,眼下南洋戰事艱難,婚典還是諸般從簡的好。」

高王兩家婚約作罷,王韞平在閨中耽擱了兩年,其間登門求娶的大有人在,她卻彷彿心灰意冷般一概婉拒。直到今歲開春,陳笠入選內閣後求的第一件事,便是請旨聖人賜婚。

隆康帝起初尚有顧慮,再三遣黃德庸過府詢問郡主的意思。誰知緣分自有玄妙,王韞平悉聞陳笠的心意,當下並無躊躇,起身揖禮,從容答言。

「陳大人危難時刻挺身救駕,血氣方勇,實為我大晏男子之楷模。韞平真心敬慕,願將終身託付給這樣的英雄。」

過去的一年晏室淒風楚雨,正需要來些喜事一掃頹唐。天家賜婚、群臣來賀,排場之大自不必說,滄浪看在眼裡的卻是陳大人念念不忘、終得迴響,更為他二人感到欣慰。

聽說納吉禮成,滄浪忍不住打趣兩句,「穿的這般素淨,不怕新婦嫌你古板?」

陳笠道:「納過吉,又去祭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她成了閣老夫人

漪知

孽徒,放開為師後頸

烏爾比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