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皮日休·讀《司馬法》,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司馬法》
作者:【唐】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唐、虞尚仁,天下之民,從而帝之[1]。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漢、魏尚權[2],驅赤子於利刃之下[3],爭寸土於百戰之內。由士為諸侯,由諸侯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戰不能服。不曰取天下以民命者乎?
由是編之為術[4]。術愈精而殺人愈多,法益切而害物益甚。嗚呼,其亦不仁矣!
蚩蚩[5]之類,不敢惜死者,上懼乎刑,次貪乎賞。民之於君,由子也[6]。何異乎父欲殺其子,先給以威,後啗以利哉?
孟子曰:“我善為陣,我善為戰,大罪也[7]!”使後之士於民有是者[8],雖不得土,吾以為猶土焉[9]。
註釋:
[1]唐:唐堯,即陶唐氏,傳說中的古帝名。虞:虞舜,即有虞氏,傳說中的古帝名。相傳堯、舜實行“禪讓”,不傳子孫,是古代著名聖君。[2]尚權:崇尚權力,注重權術。[3]赤子:嬰兒,比喻人民。[4]由是編之為術:謂用兵作戰有了經驗,就把它編成兵法。[5]蚩蚩:忠實貌。[6]由:通“猶”,好像。一本作“猶”。[7]“我善”三句:出於《孟子·盡心下》。[8]士:指任官吏。有是者:有這樣的用心,指上面孟子所說的話。[9]“雖不”二句:即使他沒有獲得土地,我認為和獲得土地一樣。
賞析:
這是作者讀古代兵書《司馬法》後的一篇讀後感。文章寫得語精意明,論證嚴密,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強烈的針砭意義。
《司馬法》是我國古代一部講戰略戰術的軍事著作。《史記·司馬穰苴列傳》雲:“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後世簡稱為《司馬法》)。”司馬穰苴是春秋時齊國大夫,姓田,名穰苴,官為司馬。他精通兵法,善於用兵打仗。皮日休這篇讀後感,並非談這部兵法的具體得失,或從軍事科學的角度予以評價,而是從更高一個層次上談民心與帝治的問題。《司馬法》僅僅是個引起作文的動機,並不是論述的物件。
對比立論是本文謀篇構思的最大特點。作者從儒家的民本思想出發,主張君主尚仁,以得民心,同時也就反對征戰而犧牲民命去奪取權力。立和破並舉,是和非同提,取和舍共論,在尖銳對立和鮮明對比中使立論確鑿堅實。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提出論點:正反對舉。開篇即揭示中心論點:“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前句與後句句式相同,僅兩字相異。也就是這相異的兩字,從“古”與“今”的對比中,顯示了“心”與“命”的判然之別。
闡釋論點:雙雙對照。闡釋“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所說“唐、虞尚仁,天下之民,從而帝之”與闡釋“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所說的“漢、魏尚權……非兵不能威,非戰不能服”,兩相對照,其理彰明。“尚仁”,能愛人則得民心;“尚權”,想奪權便要斃民命。
引申論點:兩相比較。作者認為兵法“術愈精而殺人愈多,法益切而害物益甚”,這是將帥的“不仁”。而這又為什麼能驅趕士兵去赴死的呢?完全是因為“上懼乎刑,次貪乎賞”,這是士兵的“不智”。嗜權者心存不仁,驅不智之兵,既喪本方士兵之命,又斃敵陣士眾之命,結果“一將功成萬骨枯”。作者將理論和實際相聯絡,將帥和士兵相比較,將論點所述進一步深化,說理更為透徹。
得出結論:兼及雙方。得出結論時,作者仍然顧及兩方面:取天下以民命,則“我善為陣,我善為戰,大罪也”;取天下以民心,則“雖不得土,吾以為猶土焉”。回應論點時,語言有別,其意相同。本文從頭到尾,圍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