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梅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教化無處不在,唐朝觀世音,我就是梅人,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邊對立的常與無常之上,非常非無常,亦常亦無常。你今天依文解義,用凡夫的斷滅論的無常和常見外道的確定死常,來理解佛所說的圓滿玄妙、最真實究竟的常與無常觀。象這樣讀經,縱讀千遍,又有何益!”
張行昌:“弟子恍然大悟。”
慧能:“你悟徹了什麼?”
張行昌:“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見前。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慧能:“你果有慧根佛緣,對經文志徹,我便為你取名志徹,你可安心參禪了?”
張行昌:“多謝大師,志徹終身受用大師教誨。”
說完,志徹離開了寺院。
南海寺內,印宗禪師與慧能禪師論道。
一陣風吹來,寺院的幡旗開始飄動。
印宗禪師:“慧能大師,你看那幡旗在動。”
慧能禪師把頭一看:“大師,你總能說是幡動?”
印宗禪師:“不是幡動,那難道是風動?”
慧能禪師:“也不是風動。”
印宗禪師:“既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那幡為何飄起?”
慧能禪師:“幡能飄起,是因為你的心在動了。”
印宗禪師:“此話怎講?我心動,還能讓幡也動嗎。”
慧能禪師:“心靜則萬物止,心動則萬物不寧。”
印宗禪師:“聽禪師之言,貧僧倍感慚愧。參佛學法而今,才悟出真諦。”
印宗禪師馬上跪拜慧能。
慧能禪師:“佛法無邊,醒悟在於修行。”
印宗禪師:“我本是個凡人,定當以為能修煉成佛,可總懷疑肉身難以消除。今見大師,讓貧僧認識了肉體菩薩。”
慧能禪師:“貧僧在弘忍大師所傳佛寶法衣,你就此拜師吧!”
慧能大師拿出包袱中的法衣。
印宗禪師倒地便拜。
寺廟中僧人與女尼一一拜仰。
慧能禪師:“從後佛教衣缽,只在心中傳承,不再以法衣、錫杖相傳了,眾等牢記。”
玉泉寺內,神秀在與眾弟子論道。
一佛陀:“慧能大師一字不識,怎麼讀懂佛法?”
神秀:“他得我師之智,深悟上乘,我也不如他。可他得了我師衣缽。我雖未追得,但仍還是想著他的佛法。可我而今身為國師,不便前往。爾等可有願前往去曹溪,學得一些法意,再回玉泉寺說與我聽見。”
志誠禪師:“既然大師有如此心意,我願前往。”
神秀:“你聰慧,前去定能有所收效,那你去吧!”
志誠行走在去曹溪的路上。
曹溪寺院內,慧能正在說法:吾所佛法,可教眾徒,但切記不可盜聽,今有人在盜聽。
志誠忙合什:“阿彌陀佛。我受神秀師傅指派,前來聽取大師教誨。”
慧能:“你從玉泉寺來,理應上賓,可為何要做監聽?”
志誠:“不是監聽,全是誤會,只是在暗學。”
慧能:“暗學與監聽何別?”
志誠:“先是暗學,現已道明,不足為過。”
慧能:“既然你師傅要你來,想必他也給你教法不少,你是如何示眾?”
志誠:“常指誨大眾,住心觀靜,長坐不臥。”
慧能:“住心觀靜,是病不是單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用?你可知: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主功過?”
志誠:“弟子隨神秀大師,已學道九年,不得其悟。今得大師一說,人生生死事大,師父慈悲,更為教示。”
慧能:“你師神秀是如何教人戒定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