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稱繼承東漢王朝,正式的國號依然是“漢”,而不是後世所說的“蜀”或“蜀漢”。這從《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所載蜀漢與孫吳訂立的正式盟約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既然依舊是漢朝,所以也繼續對應火德而不變。

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別又有五種顏色,即青、赤、黃、白、黑,所以同王朝對應的,還有五色當中的某一色。而對應的顏色,就是該王朝象徵正統和吉祥的標誌性顏色。漢朝既然對應火德,所以標誌性顏色,就是赤色。由於赤色是漢家正統的標誌,當時的人們又常用“赤心”一詞,來形容對漢朝的忠誠之心。比如,董昭替曹操給楊奉寫信說:“吾與將軍聞名慕義,便推赤心。”這見於《三國志》卷十四《董昭傳》。孫權給曹丕寫信說:“權之赤心,不敢有他。”這見於《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裴注引《魏略》。所謂“赤心”,就是現今所說的一顆紅心。

說到這裡,背後隱藏的玄機就很清楚了:原來關公這張紅臉,是一個具有雙重文化內涵的影象標誌,套用現今的時尚名詞,就是英語詞彙“標誌”的logo:首先,它是在彰顯漢朝的正統,表明關公只是漢朝,而非其他任何王朝的頂尖勇將;同時,它又在突出關公的品質,表明關羽是無限忠於漢朝的最大忠臣。換言之,它的雙重文化內涵,就是兩個具體的定位:一是朝代的定位,二是品質的定位。後世有一副讚美關公的對聯,寫得非常之準確:

青燈觀青史,手中青龍偃月;

赤心輔赤帝,胯下赤兔追風。

其中“赤心輔赤帝”一句,就是上面雙重文化內涵的簡練表達。赤帝者,即漢室皇帝劉備也。

其實,就連當時另外一些重要的文化現象,也與此密切相關。三國各自的第一個年號,曹丕稱帝時是黃初,孫權稱王時是黃武,稱帝時是黃龍,都帶“黃”字;唯獨劉備稱帝,取了一個章武。說穿了原因也很簡單:曹丕和孫權,都認為自己是改朝換代的新興正統王朝。舊的漢朝屬火,對應的是紅色;火生土,新王朝屬土,對應的是黃色,所以第一個年號都帶“黃”字,不然,就不能顯示自己是正統所歸而承受天命。劉備則不同,他是興復漢室,並非改朝換代,所以不用“黃”字,要掃黃,取了一個“章武”。章武者,彰顯武功從而興復漢室的祖業也。還有,蜀漢滅亡那一年,曹魏軍隊大舉進攻,面對生死關頭,後主劉禪公佈了最後一個年號,叫做“炎興”。這是為什麼?你看炎字怎麼寫?兩個火字上下重疊,火上又加火,既是漢朝的象徵,又表示國運會再度旺盛。再加上一個興字,老天爺應當就會保佑自己的王朝渡過難關重新振興了。還有,據《三國志》卷五十四《呂蒙傳》記載,東漢時期的軍裝,是紅色的“絳衣”。為什麼是紅色?因為這是漢朝的標誌色呀!

第二個謎團,是《三國演義》中第七十五回,寫了一個後來流傳很廣的故事。說是關公中了曹軍的毒箭,神醫華佗得知,專程前往進行刮骨療毒的外科手術,而且義務獻愛心,不取分文報酬。那麼這個故事究竟是真還是假呢?

關羽刮骨療毒,《三國志》卷三十六《關羽傳》確實有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令醫劈之。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左臂被醫生切口子動手術,右手卻在切烤肉端酒杯,關大將軍確實是一條好漢。然而非常遺憾,這位在關公左臂上動刀的,究竟是何方神醫,史書卻完全沒有交代。《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說主刀者乃是神醫華佗,時間在關羽進攻樊城水淹七軍的時候,這就經不起認真的推敲了。為什麼經不起推敲,必須先從華佗說起。

華佗其人,《三國志》卷二十九有專篇的傳記。他本來姓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釣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後

行雲飛絮

乾隆的皇宮歪傳

漫辰隨舊殤

帝尊甜寵,廢柴帝後馬甲掉了

金絲雀兒

全球災變:我召喚無限軍團橫推萬物

長亭白雪

國內民間小故事集

巨獸海天鬥羅

系統之渣女攻略

沐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