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火燒戰船》的劇目。只要吸收類似的民間素材,再經過自己的深加工,“兩小無良”的“羅三點”就可以新鮮出爐了。

由此可見,羅貫中對陳壽的《三國志》,並非完全如他原來書名所標示的那樣,是對於原著的通俗性推廣,而是有重大的改寫。一是主題傾向,從“尊曹”變成“尊劉”;二是內容成分,加入了大量的虛構和移植。作為文學範疇內的小說,書中這種做法完全沒有問題。我們把它作為藝術作品來盡情欣賞,也完全沒有問題。不過,正是因為裡面有大量的無中生有和移花接木,所以它已經不再是正規的史書了,也就不能當作完全真實可信的歷史來加以引用、闡述和借鑑。換句話說,羅貫中打一開始,就壓根兒沒把這本書作為史書來寫,而後世的我們,要是把它當作史書來看,不是一個大誤區嗎?打個比方來說,這有點像是藝術品收藏中,後代高階仿品與當時文物真品的區別。青花瓷的後代高階仿品,古雅漂亮,賞心悅目,放在家中作為藝術品欣賞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哪天認了真,拿去找專家鑑寶,硬要說它是當年的官窯真品,就不合適了。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屈原的《懷沙》中有“懷瑾握瑜”的詩句。古人以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孔子就說:“君子比德於玉。”周郎完美的品德,正如他的名字,閃耀著美玉一般亮麗的光輝,完全可以給他一個最佳品德的金獎。

三國是典型的競爭時代。當時究竟靠什麼競爭?答案是靠才能,也要靠品德。人品高下在競爭中的重要性,從周瑜深明君臣大義,從而穩定孫吳政局,大度對待程普,從而取得赤壁的完勝中,就可以得到充分證明。但是,才能容易外露,品德卻比較隱蔽,如果不留心觀察,往往會將三國說成是一個完全依仗才幹,爾虞我詐,欺弱凌小,毫無正能量可取的陰暗時代。今天開宗明義講周瑜的人品,就是想強調:品德也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他的例證,對於現今正在各種場合參與競爭的人來說,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這正是:

競爭不僅憑才幹,美玉周郎有麗光。

要想知道周瑜在孫吳建國大業中,發揮了怎樣的脊樑作用,請看下節。

二 國家脊樑

今天繼續講周瑜。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十九歲的孫權繼承大哥孫策君位,成為江東的新領袖。而孫吳也從臨時性的軍事作戰機構,開始向正規性的國家政權過渡。一個國家的建立和崛起,總是會經受種種巨大壓力和嚴峻考驗,所以必須要有堅定強壯的脊樑作整體的支撐。脊樑的數量越多,國家才能更加穩定興旺。在孫吳面臨的壓力和考驗當中,要數來自北方曹操的最為嚴峻。而在臣僚當中最為堅定強壯的第一脊樑,則非周瑜莫屬。那麼孫吳經受了曹操什麼樣的壓力和考驗?周瑜又是怎樣發揮他國家脊樑的作用的呢?

周瑜首次發揮國家脊樑的作用,起因是一樁人質事件引起的風波。人質事件,不是現今才有,在中國那是由來已久。東漢時期,人質劫持的風氣就很盛,筆者曾經就此寫過文章介紹。古代劫持人質,勒索的標的,一種是財物,另一種則是忠誠。今天我們說的,就是後者。

東漢建安七年(202),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打得大傷元氣的袁紹,氣得嘔血而亡。曹操開始稱雄北方,腰桿一硬,便以東漢朝廷名義下達文書,要求孫權老老實實交送一個人質,作為效忠朝廷的保證。曹操為何會如此理直氣壯呢?

講三國,有兩個常見的誤區:一是真假不分,把虛構的小說當成真實的歷史;二是背景不明,只是說常見的表象,參不透深藏的玄機。所以我講三國,一貫力求以專業的手法,努力找出真相和玄機,學生們送我一個雅號,叫做“三國探客”,現今我依然堅持這一風格。曹操理直氣壯的原因在哪裡?在“三國探客”看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她的小月牙

草木疏

戲精人設她不能塌

三個核桃四個棗

反派竟是他的惡念[穿書]

式微不思歸

至尊魔主

酒後隨筆

這昏君的黑月光我當定了(GL)

遊鯤

愛禍

福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