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哈牟島猢猻迎新官(下)
飛鴿牌巧克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哈牟島猢猻迎新官(下),道與碳基猴子飼養守則,飛鴿牌巧克力,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在鎮外休得兩日,車馬整頓,又復起行。此後五日,皆在野眾露營,不見人影市鎮,而道旁漸升薄霧,至曙達暮,不但一刻未消,反倒愈發濃重。此時已入秋涼,然而連日未雨,又多金風,本非濃霧時節,憑空生得陰愁漫天,自是令人心浮動。諸生問以事官,卻說此為本地常見之事,不必虛驚多怪。
自後幾日,道上白霧蔽天,丈外難見人影,全賴官道修得平直,才不致使車馬仰翻。隨行軍士亦有所備,一到霧濃處,便取桐油松脂製為火把,罩以薄紗竹籠罩,懸在車廂前後。如此雖不能遠見前路,但各車皆能辨出火光,前後相銜,不虞失散。
諸人原先於廂內久坐無聊,時時掀簾觀望外頭風景,而自濃霧生起,便連外頭景色也無法一睹,不免悶氣淤神,唯獨荊石照舊坐於窗側,屢屢掀簾外瞻,甚而有時將手伸出少許,似欲沾那白霧。王萏見他行跡奇異,心下怪之,出言問道:“子蘊以為這霧有何不妥?”
荊石搖頭道:“只是許久未見如許霧景,想起一些往事罷了。”
王萏居於晇野,近處少山,四季偏暖,平生也未見過如此濃霧,便附聲道:“以往讀那地理風志,皆言近海處雲霧頻生,未想竟至如斯。莫論那妖魔鬼怪作祟,便是此霧一生,三步外難見人影,豈是可以久居之地?我看古志所說,近海之地有櫃格、僬僥、壽麻諸國,多半多半還是人言杜撰,絕無可能存至如今。如此再往東行,少不得我與湯佶康脫履散發,海中競逐。”^
荊石聽他說來說去,始終不忘捎上湯行健,亦覺無言以對,想了想方道:“此霧雖源起不明,但無毒無瘴,人畜久居,似也不受其害,倒有些像陣法所為。倘若前方有聚陽化清的吉壤福地,當可屏散此霧。”
王萏對玄理並無興趣,聞言也不曾上心,猶自想方設法,要撩撥湯行健與自己鬥嘴取樂。反倒是樓簡於此道頗有興趣,便對荊石問道:“子蘊所說吉壤,不知該是怎樣地方?”
荊石道:“吉壤並無定勢,全依風水變化而定。此地既然近海,倘若地藏闇火,脈走龍伏,或許能借河川水勢將此霧屏開。”
他所說皆為風輿之象,樓簡雖淺學玄易,大略能通其意,於細處卻不甚了了,當即著了荊石所說的象辭一一追問。荊石亦無藏私之念,但凡問及,無有不答,但風水之理闡來雖簡,用之卻千變萬化,演化繁多,絕不是三言兩句能夠說盡。兩人斷斷續續閒說了半日,講的皆是天下水形之象,樓簡猶未盡興,渾忘車馬勞頓。
兩人正在興頭,忽聽前頭遙遙一聲尖響,類如鳴金吹號之聲。他們所乘的馬車應聲而止,諸人猝不及防,皆是身子搖晃,險些撲成一團。樓簡扶住廂壁,慌張問道:“外頭是何聲音?”另外三人也正茫然,卻是無法答他。
混亂之間,前頭車簾忽被揭開,那駕車的兵士探頭進來道:“諸位先生勿慌,此為軍中接應之號。二殿下便在前頭等候。”
諸人聞聲皆往簾外探看,果見道旁霧薄巖積,似是行至一處峽谷前頭。隨行官兵俱已下馬,各自列隊集合,點號之聲此起彼伏,又有事官逐一登車核名,確認人數無差,方才請諸人下車聚攏,徒步穿谷過山。
荊石隨在樓簡後頭下車,雙足甫沾地面,就往周遭環顧。見兩側石崖聳峙,夾道成線,前伸曲走,不知綿延幾里。崖上岩土裸露,色多赭褐、赤黑,石間草木罕跡,唯見輕霧淡煙,繚繞高處不去。連行三四個時辰,穀道卻似越陷越深,直插山腹之內。此時雖初至薄暮,但因兩側山壁阻擋夕暉,竟已如黑夜一般。當下諸人就地紮營,早早入寢以待天明。
是夜荊石臥於帳中,半睡半醒,時聞上方悽鳴迴盪,酷似猿啼鷹嘯。而睜目細聽,卻又一無所獲,唯餘瑟瑟秋風之聲。啊次日晨時,眾人啟程再行。諸生平日少走如此長路,多覺困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